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反思

反思初中美术教学实践

时间:2024-02-24 12:36:50 教学反思

  【前言】本文是网友“mvyy8”分享的反思初中美术教学实践(共3篇),以供借鉴。

篇1:反思初中美术教学实践

  在中学阶段,课业繁重,课外时间有限,因此我尽量让美术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并且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需要让艺术与教学相结合,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颖感。比如,在连续几节素描课后学生可能会感到厌倦,同样地,水彩画教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因为中学生对美术还处于简单的审美认知阶段。虽然系统性技巧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为了提高审美和兴趣,则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方法。

  一、通过引入与美术相关的课外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在水彩画课上,通过介绍“西湖旧十景”和“西湖新十景”,让同学们陶醉于西湖之美,并介绍水彩画适合表现这种淡雅雨雾景象。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讲解有关西湖背后的故事与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水彩画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一年级校园绘画课上,通过讲解写生概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环境进行写生创作。最后甄选模特展示并讲解绘画技巧,激发学生兴致。

  三、将欣赏与技法相结合。初中美术教育强调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只有将审美放在技能之前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艺术眼光的学生。在中国画教学中也需注重欣赏和技法相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美丑,在作业时尝试将画面进行美化处理以提高审美水平。

  四、老师应当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和肯定,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课堂作业。

  在课堂中完成的美术作业,是一场充满创意与灵感的艺术之旅。教师们不仅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更是走向学生,为他们提供个别指导和启发。对于学生的作品,每一次赞扬都是如同阳光般温暖的鼓励,尤其对那些展现出创造力的学生更是给予肯定,这无疑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

  这段时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有体会,未来我将继续不断探索、研究,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期待着每一堂美术课都能成为一次富有灵感和惊喜的艺术之旅。

篇2:反思初中美术教学实践

  听到不同学科的老师羡慕地说:“你们的美术课太棒了,学生都很积极,上课很轻松。”其实,他们并不了解,经过教改后的美术课已经被重新定义为文化课,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下的新形势下,美术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来渗透学科内容,同时还要掌握电脑绘画技能才能胜任。

  上一堂精彩的美术课是每位美术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学生期待的。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既活跃又生动?面对乡村初中学生对美术观念认知较浅,这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选择讲授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确学习美术的意义。然而,在乡村初中由于对美术教育重视不足、设备简陋以及教材紧缺等现实限制下,我不断反思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学生兴趣。我制作了多媒体教材和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至网络供有条件的教师使用。尽管英雄无用武之地,但这也算是我对美术教育热情的一种表达。面对现实困境,只能依靠语言描述让学生领略艺术世界之美妙。然而,难道只靠这样就能使得精彩纷呈的艺术与课堂相结合、互相渗透吗?我并没有答案。

  1、将美术学习从单纯技巧层面提升至文化层面,并创造相应文化背景环境让学生通过美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是必要之举。例如,在授课《探索敦煌莫高窟》时,通过谜一般藏经洞、壁画、彩塑欣赏等方式尽可能丰富描述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即便只能借助语言描述, 但愿孩子们能有所感悟, 理解到敦煌文化并产生共鸣, 这正是我的主要目标。

  2、重视起来就是成功一半. 不论学校是否注重, 作为一名乡村美术教师首先要自己重视起来. 通过自身微小努力渐渐改变周遭环境, 让我们下一代拥有更好艺术素养成为我们最大责任. 更应该注重多元化手段, 不断接触新知识以因应乡村多媒体时代到来. 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孩子增强形象感受.

  3、注重角色转换, 缩小师生成长间距离. 让孩子认为上画课示任务负担而是享受, 如同享受梵阿玲演奏名曲般惬意.

  4、以新颖的眼光进行评价,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渴望被肯定,作为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给予赞赏,并做出合理而独特的评价。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将努力实践以上原则。这些原则是我成为一位杰出且合格的美术教师所必须打下的基础!新课改提倡的美术教学强调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表现和创造力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将美术与文化历史相融合,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的存在。我会在教学中致力于运用全新理念来设计课程,因为这正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篇3:反思初中美术教学实践

  在学生眼中,装饰画或许是熟悉又陌生的存在。虽然他们可能曾经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但很少有人真正仔细观察过。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装饰画,我花费大量时间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并用它们制作各种形式的装饰画,同时展示一些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通过直接观察、触摸不同材质的形态、色彩和肌理等特征,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的装饰画之美。这样的体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他们的思维,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严谨而清晰地构建课堂结构,并逐步推进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和观察周围的废旧材料,然后展示利用这些材料制作的装饰画,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特点和设计新颖图案,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通过利用看似不起眼的废旧材料来启发学生对其他材料的创造灵感,在激励有心人之下,这些材料会被处理得更加精美、漂亮。

  在作业安排上,我打破传统美术作业模式,将个人完成转变为合作完成。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准备了哪些废旧材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特点设计制作装饰画,然后以小组合作方式探讨如何利用所有准备好的材料共同创作出更好、更美的装饰画。通过由个人设计到团队合作完成更优秀作品这一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集体协作精神。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带领学生从抽象认知逐渐转化为具体认知规律。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启发和引导为主,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例如在观察分析各种废旧材料时,我并非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你对哪些废旧材料感兴趣?如何利用它们制作装饰画?” 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思维,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言语交流。

  探索性学习是选修课学习的主要方法,如何巧妙运用废弃材料进行装饰画设计成为了他们热衷的话题。在他们看来,装饰画是充满美感的艺术作品,怎么可能由一些被抛弃的材料构成呢?我将废旧材料分门别类,在黑板上展示了各类废弃材料制作的装饰画,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发现废旧材料其实可以转化为宝贵的艺术品。这种边观察、边分析、边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自发地学习,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惊叹于学生们想象力的无限可能。只要给予他们空间和时间,他们就能释放出想象之翼飞翔。起初当我告诉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来设计装饰时,有些同学还表示怀疑,“我可以随意涂鸦吗?”然而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让他们异常兴奋。整个活动中我并未增加额外要求,只是在技术指导上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引导。由于他们能够表达内心所想,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倍感愉悦,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孕育出大量创意,甚至有些设计超出了我的预期。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现代美术教育需要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利用探索、交流、表现、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活动,促进合作探索和个性发展。

  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做什么事情,而应该激发并引导他们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教育总是设定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则会限制学生成长空间。我们应该充分释放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创新和与众不同。培养兴趣离不开激发想象力,在这方面老师应该积极探索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以极大热情引导和激励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和好奇心的学生。

  每片树叶都不相同,在教育过程中容许并尊重每位学生拥有独立思想和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相信每个学生,并以此理念来指导教育工作,必将见证他们蓬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