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分享

时间:2024-03-07 17:47:05 心得体会

  【导语】本文是热心网友“y7”分享的教师读书心得分享(共3篇),欢迎参阅。

篇1:教师读书心得分享

  人的成长精神依赖于何?那就是阅读的力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实质上就是他的阅读历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热爱阅读的人会从书中汲取心灵慰藉,寻找生活榜样,净化内心。我们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学习型、阅读型的团体,让每位教师都成为真正的“读者”,能够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这是我们实验中学追求的教育理想。

  一、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提升教师素质离不开持续不断地阅读。在繁忙工作之余,我校教师努力抽出时间参与阅读活动。规定利用每天一个小时自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每月举行两次读书沙龙活动,校长也会参与到两个学科组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已被反复阅读,并从中学习教育方法指导实际工作。许多老师坚持阅读教育专著,购买或借阅相关书籍,主动订阅教育杂志,并写下阅读笔记和随笔。要求每周撰写一篇随笔,优秀作品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目前已有四十多篇随笔公开发表,极大激发了老师们对阅读的兴趣,并经常交流阅读体会,开拓视野,注入新鲜思想。

  尤其是45岁以上老教师不畏年龄壮志未衰,积极参与阅读学习。她们成长于特殊时代,知识结构存在问题,缺乏专业培训导致教育方法陈旧、机械化,严重制约着新一代孩子的培养。通过阅读使得这些老教师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并在教育方面有显著改进。青年教师更加积极。

  过去一个学期我们组织了:

(1)分享《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并选出先进个人做经验交流。

(2)开展网络评比活动,在博客分享有关阅读的随笔和心得。

(3)组织百科知识竞赛活动促进了我校的阅读氛围。以教师引领学生共同热爱并推崇好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已然形成实验中学良好氛围。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这个充满着文化底蕴的学校里,为了让教师们能够阅读优质图书,我们必须营造一个优越的读书环境。尽管学校设有教工阅览室和图书馆,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收藏到最新世纪的图书,可供借阅的书籍更是稀缺。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些办法,开始订阅各类杂志,并将其放置在阅览室供大家浏览。校长也不遗余力地筹措资金,在运城知名书店购买适合教师们阅读的书籍,然而仍无法满足教师们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图书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有些教师只好自行购买或借阅。

  去年,学校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联网电脑。我们积极挖掘网络资源,鼓励教师们在网上阅读、汲取养分。部分老师还报名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在学校精心安排下专心深造、扎实提升自我。此外,学校还努力创造机会,组织安排教师参与相关学习培训活动,并尽可能提供支持和指导。然而,我们清晰认识到,要推进教师读书活动,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展开,并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唯有如此,方能最大程度激发教育事业的发展潜能。

篇2:教师读书心得分享

  书籍是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盛宴,是支撑强大民族、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健康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阅读让我有机会倾听大师们的声音,提升内心修养。当我合上书本时,重新思考片刻,便深刻领悟到:原来教育可以如此绚烂多彩。

  在一个学期里,我认真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等两本著作中的许多章节,受益匪浅。明确了诸多道理。对于教师而言,获取知识尤为关键。人类积累的知识财富就像无垠海洋般辽阔深邃。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以适应时代变革。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书籍,用书籍净化心灵,用书籍知识丰富自我。作为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阅读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的平等性,在学生眼中,能够平等对待他们的教师将使他们内心得到平衡,这样的教师最受学生尊重。学生愿意与我交流,并把内心话语倾诉给我,向我分享困扰和烦恼。因此,我常与学生互动交流,这种经验无疑是最宝贵之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项伟大使命。 教师应保持对美好事务高度敏感。面对孩子们这些天真纯洁、真诚善良、情感自然、渴望美好的小天使们时,若不能发现其中之美丽,则辜负了上天赐予之馈赠。只有保持高度敏感并源于内心爱护孩子们,并因此而欢欣鼓舞。作为教育者应怀有童心,“傻气”,坦率单纯,并勇于探索思考如何塑造未来一代;同时,在新型教育理念引导下,我们需不断改进授课方式和方法。 作为个体存在, 学生需要被灌输精神理想, 因此, 教师首先应该顺从人性 。 在工作过程中要 学会宽容, 与学生成为朋友; 但同时, 在尊重学生基础上, 教师也必须正确并合法地惩罚他们. 惩罚意味着通过否定规范行为来制裁违反规则行为, 以避免再次发生错误行为, 进而促使正确行为产生并巩固.

  在当今新颖的教育理念中,教师需要学会培养有个性的孩子。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乖乖听话的学生都视为标杆,那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调皮捣蛋的孩子出现。而这些曾经乖巧的学生可能最终成为“弱势群体”,陷入失业的境地。

  教师在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事件时需要变得“聪明”,这就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和条件。我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首先,要怀着对学生的热爱之心,以情感促进教育。爱是教育之本,唤醒他人灵魂、引发内心变革才是真正的教育。爱是实现真正教育目标的唯一力量。就像有人说过:“选择怎样的老师来培养自己的孩子,自己也要成为那样的老师!”

  其次,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既严厉又温柔。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关怀和尊重,发掘潜能、提供成长机会。保护学生自尊心、尊重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并提升自身价值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最后,要拥有灵活思维,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需要善于因势利导、转移话题、化解危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灵活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在困境中游刃有余。

  首先,教师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曾经有人说过:学生需要一杯水,而教师需要一桶水。然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光凭一桶水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挖掘一处清泉,汲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来胜任现代的教学任务。这个所谓的“挖掘清泉”,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我们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还需走出课堂,积极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对学生永远问“为什么”的好奇心,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如果一个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涉猎广泛、善用心理学原理,在处理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关系时便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总之,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明朗,方法也更加具体有效。作为一名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热爱它,并从中找到让自己愉悦的点滴乐趣。每天抱怨、消极面对工作只会让我们深陷于愁苦之中无法自拔,并最终损害自身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何必如此呢?我读过《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感动不已并引起深思。期待在其中前沿思想的指引下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教育者。

篇3:教师读书心得分享

  在大学毕业后,我很少有机会安静下来认真研读专业教育理论书籍。因为我深信,只要多读书(不拘泥于特定类型),真心关爱孩子,努力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便足以应对一切挑战。对于那些过于专业难懂或者让人心烦意乱的专业书籍,大多数人都选择因工作繁忙而置之脑后。然而,在学校暑期举办的读书活动中,我重新找回了大学时代读书做笔记的乐趣。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在前苏联,他所著述的《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等作品被誉为每位老师必备之选。阅读完《和教师的谈话》,就仿佛与大师亲密交谈,聆听其无比珍贵的教诲。这本书探讨了低年级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某些学生常常拼写错误,表达能力有限。老师通常会责备这些孩子愚钝、思维不集中。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头疼不已的“后进生”吗?尽管家庭与学校通力合作,“双剑合璧”,但效果甚微。有时候甚至想要放弃。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大师指出,实际上是这些学生观察力不足。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力,并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后进生”去观察事物,让“观察、再观察”成为他们的座右铭。同时,大师还强调要减轻他们心理负担,并逐步建立起对自身学习的信心。

  看到这里,我感到羞愧自己平日对待这类学生时态度过于激烈,未能切实解决问题。那些口头喊着“不能揠苗助长”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总是设定高标准,并期望每个“后进生”都能达到预期水平,结果是他们由于无法达标而失去成功感、缺乏信心,最终被抛弃。

  对于大师所提及的“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我颇感兴趣。特别是他引用列.托尔斯泰说:“为了让儿童理解并对所传授知识产生兴趣,请勿向其灌输未知或超出理解范围之内容;也请勿灌输儿童已知且有时胜过老师之内容。”

  我相信要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老师必须深入了解教材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当教材得以彻底消化时,则自然会找到适宜之教法。老师需清楚地明白哪些部分是引起学生兴趣之点、何处存在困惑点、何处需要深入探究、哪些只需涉及表面等等方面信息,在心中均应有所准备。唯有如此,学生求知欲望才会自然产生。

  书中大师认为,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们充分交流国家重大事件。他强调说:“这种无拘无束的对话不仅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而且每个孩子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时,能够与他们共享内心感受,共同的情绪会促进团结。”“如果班级能够营造出一种坦诚相待的谈话氛围,孩子们就能带着各种印象、感受、怀疑和问题来到课堂上,并展开自由畅谈。教师以高度智慧引导并积极参与对话,表达自己观点,便可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阅读这段文字后,我十分赞同赞科夫提出的建议。课堂应该是一个允许愉快交流和多向互动的地方,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学习成长,在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里培养自信。鼓励学生表达意见、展开讨论、勇于批判、乐于交流是每位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大师还探讨了“建立教师威望”的议题。我们都明白树立教师威望至关重要,但教师威望究竟是指什么呢?大师指出,威望不仅体现在维护班级纪律上,更需影响学生内心深处。教师既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又是他们的导师,在集体和个人层面都不能松懈对指导责任。教师需要理解每位学生,从多角度塑造其个性特点。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学生欣赏和尊重。“亲其师信其道”,这表明教育跨越国界,爱是永恒不变的教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