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文档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时间:2024-03-05 15:50:21 综合文档

  【前言】本文是热心会员“otyc4105”整理的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共3篇),欢迎参阅。

篇1: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在听到“放牛班”这个词时,切莫误以为是农村放牛娃的班级。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放牛班实际上由一群棘手问题学生组成,故事从两位老者派皮诺和莫昂奇翻看马修老师旧照片和日记开始。

  这两位老者曾就读于“池塘之底”学校。“池塘之底”作为名字暗示,是最差劲的学府,专门收留问题少年的寄宿学校。建筑阴沉古朴,教室灰暗斑驳,学子们宛如井底之蛙、笼中之鸟,缺乏爱的滋养。该校奉行“行动即反应”原则,一旦有学生违纪,全体师生立即集结,肇事者将遭受严厉惩罚。若三秒内未找到罪人,所有人将被关禁闭六小时,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直至罪人自首或被揭发为止……

  但他们幸运地遇见了马修老师。马修老师是一个相貌平凡秃顶老者,同时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他在事业低谷时选择来到“池塘之底”担任学监。他绝不责打学生,给予他们最大包容与保护,尊重每一个孩子并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他让不擅长唱歌的小派皮诺担任副指挥,让声音走音的郭邦担当架子号手。他使每个孩子享受音乐和团队合作的快乐,并让他们认清自身价值,在彼此生命中带来“春天”。

  相比“池塘之底”学校里的孩子们,我实在太幸福了!我不仅有爱护我的父母,还有友善可靠的老师们。我们学校信奉:“以生命感染生命”。学校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园,处处充溢着勃勃朝气。教学楼每层拐角都设有“馨香书吧”、“彩虹阅读”等角落供我们阅读探索,在书海中徜徉。楼内还有充满想象力的活动场所如 “万千气象”、“奇思妙想”、“E想天开”、“童心飞扬”。学校还设有民族乐团、纸雕、快板、京剧、剪纸、古筝、舞蹈等多姿多彩社团活动丰富我们课余时光。身为新苑小学子弟引以为豪。

  童话作家郑渊洁说得对:“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天使, 关键在于怎样培养教育他们.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发现孩子长处, 鼓励他能行.”

“黑夜方向中, 希望之光, 生命热忱, 荣耀巷道, 童年欢乐, 转瞬消逝而遗忘, 一道绚烂金光闪耀于小径尽头…… ” 他们歌声回荡在我耳畔。

篇2: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赏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感谢学校的精心安排,让我再次接受了一场高质量的师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来到一所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堪称池塘深底,里面有调皮捣蛋的孩子、残酷无情的校长、冰冷刻板的老师以及严苛的制度。马修怀着慈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酷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感不忿。他热爱音乐创作,用爱与关怀呵护这群孩子,在他坚持不懈下,费尽心思组建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创造曲目,以音乐引领他们的灵魂。最终音乐净化了孩子们的内心,也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变。

  影片采用倒叙手法展示故事情节,合唱团中优秀歌手莫杭治后来成为指挥家(当然,他之所以成功要归功于马修发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在母亲去世后回家时,合唱团伙伴佩尔诺找到他,并递给了他一本马修的日记。日记中记录着那段感人传奇。佩尔诺当时是个孤儿,在每个周六都等在大门口,期盼父亲会来接他。后来马修被学校开除时,正准备登上汽车时,佩尔诺跑来追赶,并请求马修将其带走。起初马修拒绝了,但最终还是因为心软而回头将佩尔诺带离。佩尔诺执着坚守背后深藏着道理,而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观看完毕后, 我对哈珊校长暴戾残忍感到愤恨; 为孩子们曾经遭遇不幸而惋惜; 因遇见马修而庆幸; 对马修善良真挚感动;

  同时, 對杭莫治改邪歸正释懷; 由於佩尔诺坚守信念令人欢欣。

  此部影片留下我难以磨灭记忆:当马修神色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 收到过往顽劣甚至邪恶学生写满思念与祝福卡片, 导致眼泪盈眶;此刻, 馬修露出幸福笑容;這一幕, 我流下動情泪水。

 看完影片後, 感动之余也得到了深刻启示: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应该看清楚: 学生各有优缺点, 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和教导, 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才能、潜力和爱心, 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这法国影片中馬修行为、杭模治成功和佩尔诺成长有力证明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言:“漫天撒下爱心种子, 伫观未來果实”. 故此值得观赏此部影片并品味其中寓意。

篇3: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永不预言永恒,总有尝试的机会。”世间无常,未来充满变数。就像马修老师和那群孩子,一小举动可能改变命运,连当事人也未必能意识到。没有绝对的黑暗,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

  祸福相依,教育之本在于塑造独特个体。

  爱因斯坦、爱迪生、达尔文,小时候并非聪颖伶俐,却在不被理解中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别轻易放弃,坚持原创性,成功将属于你。

  保留自身优点,并如莫翰奇般从音乐天分脱颖而出。教育是寻求学生全面发展。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以悲观自居,但他父亲默默支持着他;林肯从小学会独立谨慎;李四光在农活中培养智慧,在地质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正确的教育胜过环境。

  马修老师用音乐改变问题少年的命运,在欢声笑语中重铸希望。教育超越数据统计,是师生共同历程。放牛班有春天。

  古今英雄无数值得思考。氢弹之父三岁才开口说话;数学家庞加莱被误认为低智商;前英国首相梅杰曾高中辍学……许多伟人都经历否定和嘲笑,却因教育始终信任他们而成大器。

 凡事皆有利弊,如同白纸般待书写。“放牛班”的奇迹代表着所有“坏”孩子家长期待的美好未来。请相信,没有彻底堕落的孩子,只有绝对失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