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反思

反思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实践

时间:2024-03-07 21:04:29 教学反思

  【简介】本文是热心网友“guhan”分享的反思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实践(共3篇),供大家阅读。

篇1:反思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实践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它收录于新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这个寓言故事充满趣味,对话内容丰富,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我们的讨论主题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根据教材特点、讨论主题以及学生现实情况,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主体意识,以阅读为核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和感悟。然而,在上完课后才发现实践与理论之间存在差距。经过听取了教研室宋晓丽老师的指导和评课后,我有一种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也为我的未来教学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

  1.要注重老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有机结合。

  老师需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但同时要注意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当初阅读课文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并思考“青蛙和小鸟在哪里做什么”,并勾画重要词句。当学生开始集体朗读时,他们并没有理解自由阅读的含义。看着他们投入地朗读,我没有打断他们的意愿。但我意识到集体朗读却剥夺了思考时间,他们只是等着下一步再自由阅读和勾画。显然这样做导致了学生失去了思考与阅读结合的机会。因此从学习效果来看,自主学习效果不佳。

  2.培养阅读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整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一前提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在再好的教案准备和精美课件都无济于事。这也一直是我的老问题,希望能够快速改进。

  特别是倾听习惯:

  在课堂上,每当我提出问题时总有很多同学积极举手回答。但当我点名一个学生发言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回答不上来。环顾四周发现几乎没有同学认真倾听那位同学的发言。如果要求其他同学复述刚才那位同学说过的内容,则几乎没人能完整复述。可以说,在课堂上有很多孩子好动、分心、爱开小差,这样肯定影响了学习效果。在倾听他人发言方面还需加强。“坚持”和“落实”至关重要。虽然留意到很多细节问题,但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表面处理上,应该更注重制度执行而非仓促推进下一个内容。

  先整顿再进行课程,在讲解过程中紧盯每个孩子,若有任何一个不专心就停下来及时提醒。

篇2:反思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实践

  探索星际,启示教学创新

  今日我引领的是二年级上册第13课《坐井观天》,一篇富有趣味的隐喻故事,透过简单浅显的情节传达深邃道理。通过小鸟和青蛙三番对话,诠释了关于天究竟有多辽阔的争议。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自主、愉悦地解读故事、领悟道理,并品味其中语言之美呢?

  首先是对“无垠广袤”这个词汇的理解。引导学生想象天空之巨大,再请他们谈及“无垠广袤”的含义,拓展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体会天的浩瀚无限。接着回到文本,“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下来找点水喝”,促使学生畅谈小鸟可能飞越的地方。学生富有想象力,回答精彩纷呈,小鸟或许经过高山、大城等等。教师应巧妙引导,让学生带着赞叹之情朗读小鸟感叹天空之“广”的语气。

  其次是对寓意的领悟。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在于学生是否能自行领悟寓意,而非老师灌输。因此,明晰道理成为本堂教学之重点与难点。我侧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青蛙言论“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天天”、“一抬头”关键词借助青蛙处于井底位置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为何青蛙会出错?推断出结论:高井壁遮挡了青蛙视线,其目光狭窄、所见有限,致使其误解天空之宏大。

  2、捕捉青蛙神态和表情。“笑”字流露出青蛙自负盲目、听不进小鸟忠告且自信满满。透过对“笑”字揣摩,学生明白不虚心求教、置若罔闻且固执己见也是导致青蛙失误原因。

  3、通过分析小鸟和青蛙对错原因,学生自发领悟了课文要传达之道理,并明白“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内涵。促使学生各抒己见,并运用所得智慧指导未来学习人生。

  4、角色扮演体验加深对课文理解并培养感情朗读技能,达到戏剧化朗读程度。

  在实际操作时,在引导方式上仍待改进。由于未提前精心设计语言导致提问过于琐碎,在外观上显得手忙脚乱。有效引导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未来需注重技巧引导,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语言表达者将所学词句转化为自身语言表达方式发挥语文工具性功能。

  最后要特别感谢郑慧老师与祝红艳老师给予的评价与指导,在我的教育征程中起到极大助益,并将在未来努力改进教育方法;同时也感谢校方提供给我的提升平台。

篇3:反思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实践

  在掌握教材时,我选取了"无边无际"、"大话"和"笑"三个关键词作为文章解读的要点。通过这三个词来深入理解课文,起到串联作用。首先,当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展示(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场景,拓宽学生思维,营造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会"无边无际"的内涵。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小鸟对天很"大"的赞叹语气读出来,以促进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着重把握了"大话"这一关键词。通过引导学生理解 "大话" 这个概念,帮助他们理解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同时指出 "说大话" 意味着夸张、不切实际。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思考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 "说大话" 的确切含义,并区分其与谎言之间的差异。这个问题困扰着我。最终我想到如果举例让学生自行领悟是否效果更佳。因此,在教学中,我列举了两个现实生活例子让学生感知何为“说大话”。这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能一口气吞下一头牛;另一个是:我能用手推动火车。通过老师语气和自身经历,学生明白了这些夸张不切实际就是所谓“说大话”。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成功理解该词及青蛙当时心情。

  通过第三个关键词 "笑" 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中出现两次,并有不同涵义。这两次笑态度迥异。其中一个“笑”映衬出青蛙自负傲慢听不进小鸟忠告自命不凡;另一个则突显小鸟真挚虔诚相劝之意。透过对“笑”的咀嚼,使学生明白:贻误青蛙错误根源在于狂妄自恃不问不学听而不闻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