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分享

时间:2024-02-28 08:55:10 心得体会

  【前言】本文是网友“r0815”整理的教育名著阅读心得分享(共3篇),供大家参考。

篇1:教育名著阅读心得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那位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前苏联巨匠,既是崇高的教育实践家,也是杰出的理论构想者。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如同一座他倾注心血所建立的纪念碑。站在这座纪念碑前,人们能够聆听到许多触动灵魂的启示;汲取到丰富并引导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是一面反映做人之道的镜子,给予人们启迪;更是一部全方位培养个体、素质教育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我特意挑选了三段著名言论,分享我的阅读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如果教师急于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情感与智力上的激励,那么这种知识只会埋下冷漠之种子,使无感情参与的头脑劳累不堪。

  我们常常抱怨某节课“乏味至极”。原因众多,但最关键可能是教师未能点燃学生真正的激情。模糊不清、缺乏针对性的授课方式造成孩子们沉闷厌烦。教师对待课程漫不经心将影响学生态度,使得教育内容仿佛成为师生间隔绝的鸿沟。面对难以逾越的隔阂,学生如何保持精神状态?在这类课堂上,尽管无需过度集中注意力或涉及复杂内容,学生却感到前所未有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声才能稍稍激发他们兴奋。

  学生内心深处怀揣渴望学习、明确目标的热切愿望是成功最关键动力。培养此愿望与整体教学息息相关,在课堂中需老师持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避免令学生昏昏欲睡之语调,并用满腔热情唤起求知欲。

  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人内心都渴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身上这种需求更加强烈。

  在校园里常见场景:教师介绍新知识时,学生专心聆听。讲解结束后,教师询问是否有问题?室内静寂无声,于是教师认为所有学生都理解了。但当点名要求复述时,往往却支支吾吾。于是老师只能再次重述内容。然而,在重新解释之前,老师往往责备学生为何不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常责怪学生装懂却实则不明白。但读完苏霍姆林斯基分析后我才领悟其实错怪了学生。由于开始时老师未明确告知学生应该理解何事、达到何目标,在那种情况下学生无法自知是否已理解新内容。

  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展现出脑力劳动的价值。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思维活动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认识到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优秀的老师并非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清晰明了,而是懂得让学生自行克服困难。他们关心的焦点在于启发学生认识面临的挑战,并教导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和付出意志力来克服这些困难。真正掌握知识不仅在于理解教材内容,更需培养学生独立深入思考的能力。

   pass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具备怎样的素质?首要条件是对孩子满怀热爱,以交往孩子为乐趣,并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杰出人才。良师善友般地与孩子交流互动,关心孩子快乐和悲伤,洞察孩子内心世界,时刻铭记自己也曾年少轻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学生。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尽管我们倾注了大量心血培育他们成才,但却未必得到回报,甚至适得其反。

  该书谈到比利这样一个奇特儿童,总是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玩意儿。无论是让水沿着水槽流动、或者设计精巧机械装置,比如制造玩具小猪旋转等等。然而遗憾的是比利最终被迫退学,因为他不按常规行事,并无法胜任传统计算任务。

  在校园中还有一个充满活力、渴望知识的小姑娘,当她踏入学校的第一天时兴奋异常。以往,她习惯于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玩水、堆积砖块和唱歌。然而,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首日里,她充满期待:期待四处探索,期待了解新事物,期待在学校里尽情歌唱、玩耍,更期待与伙伴们自由地交流。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里,她必须揭开老师复杂言辞的谜团,目光紧盯着味道古怪的书本上弯弯曲曲的数字和字母。当她向老师表达失望和困惑时,老师建议她接受专家检查。经过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她被认定为“智商低下”。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所描述的那些外国孩子,在中国现实生活中也并不罕见。北京一位名叫李圣珍的教师就是最好例证。多年来,李老师已成功将全国50多位认为学业无望的差生转变成品学兼优、备受爱戴的好孩子。这些孩子之前或考试频频挂科,或到小学四年级还数不过20,或一提到书本就想撕碎......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取得了巨大进步:有些跃居班级前五名,有些成为三好学生,甚至有人考入国内重点大学或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与托马斯先生类似,被誉为“拯救差生圣手”的李圣珍教育家在分享经验时表示:世界上不存在不愿意学习的好孩子,落后只是教育失误所致。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需要摒弃“学业残疾”这一术语,而应该更加关注“学习差异”。许多被贴上“学业残疾”标签的孩子,并不真正存在残缺,而是拥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却未被了解和接纳。成千上万的孩子由于没有得到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在校学习无法释放他们的潜能,甚至出现对校园恐惧或厌倦教室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才华和天赋被教师和家长的偏见所埋没。李圣珍指出: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与细心探索。《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深刻剖析了学习现象,并揭示了许多具备学习天赋却误入“学业残疾”陷阱的悲剧根源。书中指导家长如何发现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并提供七种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这种精准指导无论针对正在受苦于艰难学业的家长、挣扎在低分泥沼中的父母,还是优秀成绩者的家庭,都能开启思路、纠正偏见。这本书值得一读。

  今日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重要之点在于教师需培养学生爱心,尤其是培养其感受他人爱意(或痛苦)之能力,方能塑造真正富有爱心善良之人格。

  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韩军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在线教育领域朱永新教授旗帜鲜明推崇爱心新教育实践;李镇西倡导“走进心灵”式教育,皆凝聚着爱之核心。

  回顾自身成长历程,尤其是多年来从事的教育实践,我所奉行并非亦唯有爱为原则吗?

  记忆起我求学时期,曾誓愿成为仁慈之人。我渴望以自己的善意感染周遭每一个人。当时寄宿于学校寝室中,我的人缘甚佳。因为当时我信奉一个原则:任何人只要向我求助,我必答应;求助即有困难,在遇到有困难者时我务必相助。那时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无论同窗向我借钱与否,在我口袋里还存有谨慎储备时刻会伸出援手。逐渐地,我发现我的视野仿佛改变了,在日复一日间享受着无尽快乐;每当躺卧床上入眠前那片刻,则总能感受到明日将是辉煌灿烂之日。

  在我转行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后,我开始着手培养孩子们的关爱意识。在当代社会,关怀他人已经成为必备素质之一。只有那些比起自己更注重他人需求的人,才能真正融入让周围人都感到幸福的大环境中,并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我们需要相互关心、互相支持和共同进步。学会帮助别人就是学会了照顾自己。我分享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给孩子们听:上帝探访天堂和地狱时发现,两地的居民都围绕着一口锅,用着同样长度的勺子喝汤。但奇怪的是,天堂里的人神采飞扬、容光焕发;而地狱里的人却颓废憔悴。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在地狱里的人只想着自己,用长勺子舀汤时由于勺柄太长总是够不到嘴边;而在天堂里的人则恰好相反,他们心怀他者,在舀出第一口汤时总是先喂别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此产生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分,也就造就了天堂与地狱之别。在日复一日与孩子们相处中,我发现他们内心世界比我的更加动人,在那里清澈如小溪水,在那里美丽如桃花源,在那里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如圣经中描述的天堂,在那里没有憎恨只有善良如佛教所说佛心。你爱他们,他们也会回报你。

  请珍视孩子们吧,即便此刻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你,但终有一天他们将明白你对他们的爱意味着什么。爱永远存在!因为有朝一日你对学生的爱将传递给其他人,让世间每个角落都充满互相关爱,请深爱你的学生吧!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是无可替代的教育力量。爱如阳光般温暖融化冰雪;爱如春雨润物无声;爱如桥梁连接师生心灵。唯有真挚的感情交流,才能构建师生间真正有效果的教育。

  正如歌曲所唱:“爱别人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时,他将对老师送出来的关怀倍加珍惜并以同样好意回报;而老师对学生成绩提升最重要目标,则学生明白这点后主动向上发展,成绩自然提高,而作为老师看到这种变化难道不会倍感欣慰吗?

篇2:教育名著阅读心得分享

  在某一天,我有幸翻阅了西方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每个孩子都能闪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备受赞誉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这本书是他进行了长达15年深入调查研究后所撰写的杰作,通过他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其实,并不存在天生学习障碍的孩子。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大家对待问题总是带着有色眼镜。

  书中讲述了一个被迫退学的孩子比利的故事。因为他总是喜欢构思出匪夷所思但却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小发明。比如让水顺着水槽流动,带动乒乓球滚入洞槽,接连触碰铃铛发出声音,最终将玩具小猪旋转并进入玩具鳄鱼口中。于是,一台像鳄鱼一样运行的小型切削器就启动了,可以用来削铅笔。然而,比利似乎不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行事,甚至无法计算房间面积而被勒令退学。

  还有一个被视为“白痴”的女孩,在老师眼中表现出失望和困惑。其实她只有六岁,原本是一个充满活力、好学的孩子,习惯于与朋友们在池塘边画画、玩水、堆砖头和唱歌。第一天上学时她异常兴奋,在那个充满期待与美好回忆的日子里,她渴望四处探索,希望学到新知识,期盼在校园里畅快地歌唱、玩耍,并且自由交流。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被迫长时间坐在座位上,在一个需要解读老师复杂授课内容、盯着陌生数字和字母的世界里度过时间。她充满困惑,老师建议她去看专家检查,并被贴上“白痴”标签。

  教育,乃是一门神秘的探索之旅,需要耐心细致的勘探与深入分析。古往今来,世界各地涌现出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比如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在年幼时只能从事木匠工作,直到五十岁才开始学习绘画,在爱的滋润下最终成就非凡;还有外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曾屡次考试不及格甚至得零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在成年后智力飞速发展,被誉为“最伟大的发明家”。因此,我们应该将每一位学生都视作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玉,平等对待,并坚信在悉心呵护下,“特立独行”的学生也必定会取得成功、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无论学生表现进步或者稍显落后,我们都不能让他们频繁沉浸于自我否定之中。过度关注缺点只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自信甚至陷入绝望;而专注优点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期望、体验成功喜悦,并获得前进动力,向着成功之路奋勇前行。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位渔夫在海底捞到一颗巨大珍珠,然而却因为上面有一个小白点而觉得不完美。回家后他努力想剔除这个白点却导致整颗珍珠逐渐变小消失殆尽。这正如我们常常错误固守于缺点之中,更遑论总是跟随在缺点背后无法全面发展地审视我们的学生。

  从愚昧到觉醒、从混沌到开化,每个人都经历着一个演化过程。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暂时迷茫而轻视垂死;也不能为了急于让学生苏醒开化而违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教师要笃信每个学生都将迎来唤醒之日,并懂得等待。等待同时也是用心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品质、智慧和潜能总会自然流露出来。这种流露时机稍纵即逝,我们需保持灵动心灵和锐利眼光,在寂静处聆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教育自诞生起便被赋予了唤醒艺术之使命。然而唤醒离不开对话。对话并非仅限于言语交流,更重要的是心灵共振。或许可以提及牧师这个职业。牧师与教师工作相类似,以净化他人内心为责任,二者所不同在于前者以上帝名义行事,后者则以知识技能名义服务。在牧师眼中不存在“命令”,只有“对话”。因为在其看来,信徒、友邦或求助者与自身同样是上帝子民――通过对话始终保持平等地位。教师与学生间互通互联、真诚沟通正是民主平等之对话吧?毕竟他们皆是真理之子民。无论在课堂内外,教师皆可用如诗般温暖言辞、微笑眼神使学生成就天性最完美状态。

  在校学习时,许多孩子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可能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学校恐惧症或者对教室感到厌倦。这其中缺乏了一种情境,没有人认识和挖掘出他们在学校中应该展现的独特天赋与才华。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使得这些天赋被彻底忽视。因此,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愿意倾听并善于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和批评,但决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即使犯错也要以各种方式维护和谐的对话氛围,确保对话可以持续下去。这不是敷衍,而是一种包容的态度。只有这样,双方才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主体意识,挖掘心灵深处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深入剖析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拥有学习天赋却被误送进学业残障班级的令人震惊事实,并介绍了家长如何发现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提供七种不同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本书独具匠心地指导着那些正在理解孩子艰难学习困境、关爱差生或支持成绩优秀小孩的家长们。无论你身处哪个阶段,都会从中获得开阔思路、纠正偏见的效果。不妨一读。

篇3:教育名著阅读心得分享

  当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前沿。这场变革不仅仅是简单的书本更替,而是对课程理念进行深度创新和拓展。它将引领我国中小学课程从以学科和知识为核心转向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历史性改变。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关键渠道,因此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我们需要摒弃传统以传授为中心、过分重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模式;而应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他们具备学会学习、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校园”,“教与学融合”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教与学融合”是该理论的教学指导原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契合实践做事的方式。所谓事情如何去做就该如何去学,如何去学就该如何去教,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以“做”为核心。这种“教与学融合”的理念代表了近代中国新教育观念和思想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和借鉴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于广大师生具有非常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够为课程改革提供多方位理论支持,也有助于使广大教师深入领会并认同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行动目标。

  1、“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激励并促进学生成长。”

  在世界的舞台上,陶行知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先生:第一类只会教书,将孩子们视作机械般地记忆和背诵书本内容;第二类则是关注学生,将重心从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尽管这种方式比第一种更好,但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真正优秀的老师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教学生学”才是关键。因为老师无法永远陪伴学生,即使再热心也无法把所有奥妙都传授给学生。

  所以,“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首要之义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新课程要求从以老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强调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构建知识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其次要注重培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具备自主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且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式增长,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另外,还需重视教育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教育过程视为师生成长、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进程。课堂作为一个师生成长与合作共同体,其核心应当是真知探究、个体成长和内心沟通相融合的过程。

  2、“教育方法必须根据学习方法而设定。”

  陶行知指责那些将教学与批评分开的老师,他们“只管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才华和兴趣不闻不问,专门强迫学生按照他们的教法、教材来学习。”这种做法导致了“老师效果不佳”,“学生痛苦烦恼”。陶行知深刻地批评了“传授法”,并极力主张将其改为“教学法”。他说:“从名字上看是‘学校’,实际上却更像是‘讲堂’。”他提出老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方式之上。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无需思考,只需要掌握知识就可以。课堂上只有少数受欢迎的学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则静静地听讲,在重复中度过整个人生。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剥夺了体验成长过程的机会。这种课堂教育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价值,忽略了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和潜在能力,也忽略了每个人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这导致了课堂变得枯燥、机械、程序化,缺乏活力和乐趣,没有挑战智慧和激发好奇心的元素。这使得老师和学生都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最终导致厌倦和失望。

  而真正有价值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着刺激和活力的地方,在教育过程中焕发出生命力。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会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正确或错误答案,经历新鲜刺激之事,并自由表达所思所想。在受到尊重与赞赏时感受到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在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时感受到兴奋;同时也体验困惑、挫折与失败所带来的痛苦。这是一个人必须经历以实现自我成长、发展、创造所需经历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在能力、智慧增长所必须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