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分享

时间:2024-02-28 20:01:52 心得体会

  【简介】本文是网友“cyev362”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分享(共3篇),供大家参阅。

篇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分享

  教育的重任,教师为基石。“导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使命不言而喻。作为高校人民教师,我们怀揣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崇高使命。我们需要拥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所授专业有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并且还需具备崇高职业道德修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身体力行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法》规定新进教师需接受多方位思想政治及专业培训。对于我这样刚踏入教育岗位的新手来说,《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我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深刻感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明确了未来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本书系统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包括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责特点与功能、职业原则、道德规范等十个方面内容。每位从中汲取经验的老师都将受益匪浅。

  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及应遵守的准则被称为教育伦理。核心价值观可归结为“为教之理”,即“为师之道”。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若将其内在品性视角下理解,则是将“做教师”所需遵守的原则内化于自身品质,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成长,完善自我品质,提升生活境界。“伦”生“理”,“理”成“道”,“道”化“德”,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如果能够将“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内化于心,就能够达到“得道化德”的效果,拥有合格的职业道德品质。

  作为一个特殊职业,教师劳动具有独特性:

  [1]目标双重性:培养人才是最大任务,因此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塑造人格;

  [2]对象特殊性:我们服务对象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成长并富有思想、情感和理想的活生生个体——学生;

  [3]展示手段的独特性: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的楷模;

  [4]过程的错综复杂性: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反复无常、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5]内容的多元性:教师不仅要承担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要投身科研领域;

  [6]效果的延迟性: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一种特殊之物,其价值并非立竿见影。

  正是由于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与众不同,导致了他们职业道德具有异于其他行业者的特质。这包括道德品格之高尚、道德目标之明确、道德行为之示范、道德内涵之丰盛及道德影响之广泛等方面。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拥有崇高职业操守可以完善个人品格,塑造积极向上形象,做好榜样引领社会风气。他们不仅能够影响学生,还通过学生成就家庭和整个社会。因此,他们推动着精神文明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双重进步。

  高校教师服务对象是大学生,在完成传授知识使命外更需关注人才培养。这要求高校老师除了具备高尚师德、正确教育观念、合理知识结构、优秀综合素养和健康身心外,还须具备较强专业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专业文化素养需要系统哲学理论修养、深厚专业知识、广博相关领域知识和教育科学认知,并促使其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准;实践能力则要求组织授课、创新思维、表达语言、管理组织、自我调节以及运用现代技术等方面具备能力。成为卓越教育者还必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在其中高度奉献精神是至关重要体现。作为导师,我们需热爱教书育人事业,甘愿扮演先驱角色,以人为本,把学子置于核心位置,并对他们尊重与关怀;勤勉自省, 关怀团队,视工作如事业,坚定对职责负责即对工作负责态度,务求踏实履行本职工作。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服务社会任务,在这里培养着各类专门人士。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高校师资应遵从相应职业道德原则, 如公平原则——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接受教育机会, 保证每位受过教育者都能得到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并取得实际收益; 诚信原则——倡导端正治学态度, 遵守学术规范等准则。集体主义原则突出集体利益至上,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应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但同时也必须尊重和保护个人正当权益。人道主义原则要求尊重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引领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启蒙者,是连接学生与学府的纽带和桥梁,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辅导员的兴趣、专长、仪表风度以及人格魅力等因素都会对学生道德习惯、性格气质产生影响。作为辅导员,应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知识能力和品行修养,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紧跟学生需求与烦恼。高校行政人员具有双重身份,除了行政管理职责外,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行政人员必须秉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务实求真的道德准则,不贪图私利、不虚浮奢靡、忠于初心、办事务实,全心全意服务广大师生。

  教师职业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在承担教书育人责任的同时还需要具备科研精神和社会服务责任。教师应当实现无差别教育、亲近学生;耐心引导、倾囊相授;因材施教、追求实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热爱真理、勇攀科学高峰;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待人平和谦逊、保持端庄仪表;与学生成长共勉共进;传道受业并举办好教书育人之责。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严守职业操守,维护个人尊严形象,赢得学生尊重。

  高校教师怀揽着推动知识发展和创新使命,在科技创新和发明中承担重要职责。这就要求他们深入从事学术研究,并坚守热爱真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等道德准则。培养严谨治学态度,勇攀创新之路,在寂寥中前行,并甘于孤寂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不虚伪,尊重他人成果并相互尊重与借鉴, 以更好地回馈社会。

  高校教师处于特殊群体地位,其职业选择涵盖公开性示范性限制性及渗透性等特殊属性。在进行职业道德选择时需客观理性面对现实情况而非主观臆断。因此高校教师在职业行为中应保持动机手段目标三者间道德统一,并最终达成双重目标:促进知识传授与品德塑造。同时需要平衡自由与责任关系,在确定标准时把握功利超功利关系, 既满足个人需求又遵守职业规范。

  作为一位高校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探索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特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解决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而这种职业道德的培育可以通过道德教育、自我修炼和实践三个途径来达成。

  在这个人生舞台上,教师是一种承载着责任和奉献的行业。我们如同一面明镜,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身为一名从事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我所面对的是那些拥有无限潜力的生命,他们将来将投身医学领域,这与人类健康与生命息息相关。我们需要不仅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注重实践。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倾听他们内心声音,以人文情怀呵护他们,并用心走近那些朴素而纯粹的心灵。持续学习、提升自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品德才华兼备的高校教师。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别具风格的书籍、一幅独特画作,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独特存在。他们年轻而富有希望,作为教师,我愿意竭尽全力为他们努力付出。

篇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分享

  4月8日的“云端教研”会议上,刘琼老师带领我们探讨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育”,内容包括个人品质的培养、教师道德素养的核心内容以及理想教师的品质特征。这样一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中,刘琼老师提到了一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之前我未曾接触过,但听完刘老师介绍后,我对这部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影片告诉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怀着爱心和宽容去感染孩子们。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主人公马修来到一所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担任学监,这里有调皮捣蛋的孩子、残酷无情的校长、冷酷严厉的老师和苛刻制度。马修怀着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反对学校残忍的惩罚制度。他热爱音乐创作,用爱心关怀孩子们,组建合唱团为他们谱曲,通过音乐引导他们内心。最终音乐净化了孩子们的灵魂,对他们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教师,在面对各种性格与特点不同的幼儿时,我们应该怀着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宽容是强大的教育力量,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期待与鼓励。除了宽容外,还需要找到适当方式引导幼儿成长。每个幼儿都如同白板等待我们用心描绘,因此我们要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

  回顾我的教育生涯,我感到庆幸自己拥有健康可爱聪明的孩子们。虽然班级中每个孩子家庭背景、先天条件和努力程度各不相同,但我们必须平等地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孩子。虽然我可能不会像马修那样伟大,但我可以踏实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并多给予关爱、理解、包容和欣赏。坚信我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精彩而独特的教育之路。

篇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分享

  作为贵州师范学院的新进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贵州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组织的20xx年冬季贵州省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这次培训不仅让我系统地学习了高校教师必备的知识,还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和修养。特别是在深入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我更好地领悟到了教育伦理、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性。从职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到职业行为,再到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我对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要求和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将对我未来在高校教师岗位上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品质起着关键作用。以下是我对学习内容和心得的总结:

  一、探索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之间的纽带

  伦理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时应遵守的准则,而教育伦理则构建于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我们身为“老师”,就意味着我们需遵守特定的社会规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老师在工作中应秉持的“为教之理”,也即“为师之道”。只有自觉地践行这些理念,我们才能胜任这份使命,成为出色的人民教育者。通过把握好我们的职业伦理关系,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做一名合格老师需要遵守哪些“应当行为”,最终塑造自己良好的品行。

  二、挖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独特性及功能

  高等教育实践中涉及各种利益关系,这构成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历史上形成的教师道德传统奠定了现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基础。由于高校教师劳动具有特殊性,其职业道德也因此呈现出与其他行业不同之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拥有塑造个体品格、培养专业素养、发挥评价功能、引领社会风气、推动文明进步等多重社会功能。它蕴含着崇高性格、明确目标、示范行为、全面内容以及广泛影响。

  三、突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紧密联系

  以专业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基石,构筑高等教育师资的“师技师能”。然而,卓越高校教师必不可少的是卓越职业道德素养,这是决定教师核心“品行与操守”的关键。职业素养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承载着稳固的职业品格、专业知识和培育能力,其形成主要经历后天学习、系统训练、反复实践。高等教育教师应当具备多项职业素质,包括高尚的职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健全的知识结构、强大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身心健康等各方面。道德素养的塑造过程实质上是一场由外在规范向内在自我约束转变的进程,在这转变中逐步引导个体从外部规则驱使走向内在自我规范的重要飞跃。高校教师应视教育事业为彰显自身生命意义与人生理想之事业,并自觉投入并奉献于此。专注精神是合格教师最基本品质,亦为职业道德所倚赖行为准则;高等院校教师当立志追求理想真谛,献身于教育使命,并全情投入、锲而不舍地在该领域取得建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发扬专注精神需体现四方面特质:深厚知识情怀、乐享工作愉悦感、勤勉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工作信念。专注精神对满足个体物质生存需求具有直接实际意义,它丰富了我们生活内涵,充盈了我们当下生活状态,并成就了我们感受幸福喜悦源泉,在社交环境中促进个体实现人生价值最有效手段。为培养高校教师专注精神,我们应立起“我的职责即我的任务”,“对工作负责即对自己使命负责”,“对使命尽责即对自我尽责”的职业认同。

四. 高等院校教师道德原则

  高等学府的使命在于开发人才,这是其根本职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质包括:高水准、专业化、多样性和示范性。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对所有教师的行为都有普遍约束力,它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构架的核心,规范了教师在各种道德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其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公平原则、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这些道德原则的确立旨在指导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行为举止。只有当教师言传身教追求公平,讲求诚信严谨治学,并热爱学生乐于奉献时,才能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与同事共创和谐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和谐而富有活力的校园氛围。

  五、探讨高校教师管理伦理

  高等教育管理是有意协调各方面关系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微观高等教育管理包括大学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对大学生及高校事务活动进行全面管理。辅导员是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角色,在不同阶段陪伴学生成长,并对他们产生广泛影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辅导员需要注重自身修养,包括思想政治修养、知识能力修养、性格修养和道德修养。虽然高校行政人员没有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但在特殊环境下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他们应秉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和求真务实等道德准则。

  六、审视高校教书育人中的伦理规范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除了拥有师才、师艺和师能外,教育实践的有效结果还需要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规范。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在教育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内在稳定品性。对于新晋教师来说,新的职业提出了“为教之理”、“为师之道”的新要求,需要通过“得道化德”的方式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即将新要求内化为自身内在品性。只有实现这种“内化”,教师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在从事工作时依靠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担当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责任。与一般职业不同,教师的人格定位因其特殊性而提出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实现“道德之师”与“学问之师”的统一,将职业活动中的“言教”与职业活动外部的“身教”统一起来,同时实现“德之自修”与“德之助修”的统一。

  七、突破传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创新途径

  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是塑造道德品质的三大核心路径。高校教师们通过自我锻炼、改造、提升和完善来进行职业道德修养。而最根本的培养途径是通过道德实践。作为社会精英群体中长期生活在知识分子最高阶层中的高校教师,他们不仅需加强个人人格修养,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符合其职业特点的优秀职业品质。高校教师因特殊社会角色而面临不同要求:恪守底线、注重私生活、追求境界。为增进自身师德修养,需讲究方法、慎行善事、保持操守;反思自我错误并及时更正;预防微小过失并积累善行成就美德;虚心学习互相交流;应用于实践中,并持续磨炼提升。

  每个人都可通过道德教育、修养和实践途径提升自身品质。长期社会交流形成了一定共同体内涵。高校教师所受到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在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中逐步积累并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完善生成。因此对于即将踏入高校讲坛领域的新生代老师来说,接受系统职业道德培训,并认真借鉴前辈经验是快速提升专业素养与职业品质有效途径。站在历史新时代风口浪尖上,作为未来高等院校走向者之一,我们应怀揽神圣社会责任感及伟大历史使命感,全力以赴投入高等学府奉献,在工作中不断增进专长技能与专注态度,在默默耕耘中培植学生成果,在努力奉献下成为备受爱戴、广受认可之杰出导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