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金工实习心得分享

时间:2024-03-02 18:24:20 心得体会

  以下是会员“pagushanlei”收集的金工实习心得分享(共3篇),供大家赏析。

篇1:金工实习心得分享

  在这段新奇的金属工艺探索之旅中,我跳出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摒弃了课堂上被动接收知识的方式。十天的金工实习让我领悟到,真正理解一门技能需要亲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亲自动手方可深入体会。

“金工实习”作为一门融合实践与理论的基础课程,是我们工科学子必不可少的锻炼机会。之前对实习目的持怀疑态度的我,在经历了这段特殊的学习过程后,彻底改变了看法。通过铸造、车工等多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我逐渐意识到实地经验对于我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老师们不仅传授技艺,更是呵护着我们每一个成长中的步伐。他们耐心指导、细心呵护,让我感受到了专业和责任。

  在车工部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高速转动的车床给人带来紧张与挑战,而梁迎春老师始终守候在我们身边,确保每一个操作都安全可靠。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勇敢迎接,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而纪念品锤柄则成为这段珍贵经历永恒的见证。

  钳工、铣床、刨床、磨床……每一次实习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手工制作的辛苦、社会机械生产的进步性以及焊接时闪闪发光的火焰,在金工实习中交织出无限趣味与启迪。

  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和缺点。首先是缺乏工作经验,导致我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无法把握主次,有时甚至无法找到学习的重点。但随着实习的进行,我相信我会逐渐积累宝贵的经验。

  其次是我的工作态度仍然不够积极,仅限于完成任务而未能主动求知。第三个问题是我总是追求完美,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优秀的工艺师傅之所以杰出,正是因为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始终追求卓越,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一道理。

  最后一个挑战就是要像实习老师那样善良成熟、沉稳应对各种情况,不慌不忙。这些老师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篇2:金工实习心得分享

  经过x周的金工实习,就如同军训般辛苦却充满欢乐。新的一周开始上课了,摆脱了白天实习的疲惫,但看到机电专业的同学仍像我们之前一样投入实习,心中不禁涌起特别的回忆。在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教导和我们积极配合下,我们成功避免了任何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实践要求,顺利完成了x周的实习任务。“金工实习”是一门注重实践性技术基础的课程,为工科学生提供机械制造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知识,并完成工程基本训练。通过这门必修课程,我们不仅掌握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工程素质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或许大多数理工科学生都会经历金工实习,在作为装控专业学生时也必须接受这种锻炼。然而我没想到它来得如此突然和迅速,在以为会按部就班地进行日常课程安排时,却意外发现开学第一堂课便是金工实习。这突如其来既有惊喜又带着一丝恐惧:惊喜源自于金工实习终于与我们相遇,满足了我们内心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而恐惧则来自于对实习内容的未知和担忧是否会像传闻中那样肮脏和劳累。

  得知即将进行金工实习后,我们纷纷取出“压箱宝”——军训服作为首选“工作服”,因其耐脏耐磨的特性成为最佳选择。

  星期一清晨的第一周,身穿已渐褪色成白色的军训服,我们向着位于校园三区后方的金工实习厂走去。路上看到许多人也身着类似服装赶往同一目的地,仿佛重返上学期军训生活。老师告知这次实习将持续x周,在此期间我们将学习钳工和机加工两大项目。第一周聚集全体同学在厂门口后坐下,并播放关于钳工操作资料片。尽管片子略显年代感且无字幕增加难度,但随后老师详细解说并在接下来时间里进行在线调查深入了解钳工相关内容,使得我们对该领域有了更清晰直观的认识。钳工是切削加工、机械组装和修理操作中使用虎钳夹持零件进行手动作业而得名。

  在钳工领域,我们探索的不仅是加工零件的任务,而是挑战一些机械方法无法胜任或无法解决的任务。从划线、精密加工到检验修配,钳工都能游刃有余。此外,在装配、维修设备、工具制造和修理等方面,钳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实习接触钳工至关重要。

  通过视频和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钳工作为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之一。尽管随着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大部分钳工作业已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仍然广泛应用。从錾削、锉削、锯切到研磨、弯曲和铆接等,钳工作业涵盖丰富多样的技术。

  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获益良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大学生和工科类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金工实践不仅是深入了解知识的机会,也让我们感受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与流程,并体验车间氛围。虽然辛苦劳累、手脚酸痛、缺乏睡眠时有发生,但这些经历正是锻炼我们、奠定未来适应职场需求的坚实基础。金工实习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无论将来何去何从,接触这些机器都是必然选择。今天不学习,明日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在实习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空有理论却缺乏实践机会将难以展示能力;同样地忽视理论知识,则可能导致错误发生。因此,在角色转换为“工人”后更应意识到责任重大。遵守安全规范、正确操作机械才能保证产品符合标准。老师强调:“并非要求你们一个星期内掌握所有技巧,但务必做到文明施工!”在开始施工前必须了解各项安全问题:如禁止嬉闹打闹操作、长发束起、穿合适鞋履等等。不同领域存在更多安全要求:例如允许戴手套以及不能戴手套等。

  在职场中,态度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从事工作的人,必须展现出与之相符的专业形象和态度。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时,需要遵守并尊重这些规则,如准时上下班等。有些人在实习的第一天就开始放松对待,迟到早退,完全没有将实习当做一回事。我庆幸能够通过大学提供的实习机会去学习成长,因为在校园里我们是学生,在职场中如果不努力学习,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此外,在实习中我还学到了团结精神的重要性。无论是小范围协作还是大局合作,都需要我们拥有默契和明确分工,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整个团队共同努力达成目标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实习期间,同学们互相帮助、真诚鼓励、共同承担压力、分享喜悦,使得金工实习更像是一次集体活动。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我们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消解了原本存在的隔阂,展现出集体主义魅力的全面展示!

篇3:金工实习心得分享

  实习的四周即将谢幕,总结起来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辛苦却充实”。这段时间里,我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深刻体会到工人们的辛勤和伟大。钳工实习虽然是我们机电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或许未来并非从事工业生产,但这三周带给我的珍贵经验将永存心间,成为终身受益的财富。

  最初感觉时间仿佛拉得很长,三个周啊,何时才能度过实习之日。然而转瞬间,最后一个周已悄然而至,最后一天即将告别我们。莫名其妙地发现,曾期待的最后一天如今却让我们产生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钳工实习啊,你赐予我们快乐中无尽的智慧。

  在此期间饱受感动,由衷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实习机会,让我们提前领略学工科的不易,并获取课堂外所未及也未曾想到的知识。或许未来岗位有所改变,但当前所获知识与心得将终身难忘。纵使有些许辛劳疲惫,皆不足挂齿;重要的是我们收获满满、成就颇丰。

  初次投入劳作时弯腰驼背、汗流浃背、手上还留下一抹红“图案”。回首劳动成果时却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愈发焦躁不安。被老师发现后,在耐心指导下方知自身加工姿势与部位存在误区。调整后方渐入佳境。尽管仍旧百密一疏:时忘尺寸公差掌握、时失平面度、垂直度协调。每次犯错时老师总默默来指点正确之道,使错误铭记于心避免再现。如此完成第一个零件。交由老师检测时发现众多错误处经解析顿豁然开朗。每次分析指导均留下深刻印象。逐一完成第二件、第三件……每次进步亦有缺陷但渐少。证明我的钳工技艺正在向更高水准迈进,更增信心。

  表面看似漫长实则短促四周。其中享有师生共同欢笑之闲暇、亦有庄严严肃之工作场景。每日五小时匆匆过去直至下班感觉疲累内心却充盈满溢。虽仅五小时每日但感悟到职场氛围、体味到前所未有的工作环境。

  每日,我们都在探索新技术,并在短短5小时的实习中完成从一无所知到创造成品的过程。在导师们耐心指导和我们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三周的实训。通过学习钳工,我们制作出了自己设计的艺术品。这是一个体力和耐力双重考验的过程,尽管有人手上起泡、全身酸痛,但看到第一次在工厂制作出的产品,大家欣喜若狂,充满成就感。

  这次实训给我留下了深刻体会:

  首先,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加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

  其次,培养了劳动观念、质量观念和经济观念,强化了遵守规则、安全技术要求及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

  第三,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严格纪律要求并注重填写报告、清理工区等细节要求,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最后,老师公布了产品评分标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产品得分情况,并逐个考核实训成果,激励我们对待每个环节认真对待。

  每次实习对我来说都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它们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色彩,拉近了与技术工作者生活的距离,拓展了专业知识领域,让我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未来就业时,雇主不会像老师那样细致指导,而更多需要我们自行摸索,具备这种能力才能迎接挑战。科技飞速发展,新技术广泛应用,需要勇于尝试才能突破创新。钳工看似简单,但锉削需细致入微,失败需重新开始,培养挫折感等等。三周实训除操作技能外,更锻炼反思感悟勤奋收获等方面素质提升,使得本次实训达到真正目标。

  在这短短几周的实习中,我们领悟到的只是技术世界的冰山一角,但这正是成长过程。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如同技术人员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一样。

  实习即将结束,大家内心都充满喜悦。因为我们学会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掌握得多少、精通程度如何,至少让我们明白了工作本质,对未来也会产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