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火灾事故心得分享

时间:2024-03-08 20:16:35 心得体会

  本文是网友“ridijugufei”整理的火灾事故心得分享(共3篇),欢迎参阅。

篇1:火灾事故心得分享

  我是专注于火灾预防培训的从业者。

  每个人对火灾都有着独特的感悟。亲历火场的人会有深刻体验,消防队员有自己的见解,旁观者也会有不同理解。

  从火灾危害性、火场逃生技巧、预防措施、灭火器使用能力,以及市民消防设备配置等方面入手,探讨不同视角下的体验。

  在我的看法中:拥有消防知识、提升消防意识、配备消防装备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兼具才算真正了解火灾。

  消防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但最重要的是提高消防意识。我们需要吸取他人教训,而不希望别人从我们身上吸取经验。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火灾损失。因此,市民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即使你了解器械,意识强大也无法完全控制火势。

  家庭安全六宝是否家喻户晓?手电筒、逃生绳、烟雾报警器、煤气报警器、灭火器和防烟面罩!

  如果没有这些装备,我们应该反思原因是什么?是出于经济考量还是意识问题?何时才能提高自身意识?难道非得等到事发才醒悟吗?

  当一把火摧毁所有财产、幸福、希望甚至亲人生命时,后悔已然来不及。不能心存侥幸,在火灾发生时抱着赌注心态,那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别认为自己能赢过火势,否则万一输了呢?面对家人又将如何道歉呢?

  对待火灾和生命应保持足够尊敬与畏惧。增强意识,做好预防措施,珍爱生命,远离火源!

篇2:火灾事故心得分享

  11月5日,吉林市一商业大厦爆发火灾,悲剧中有19条生命的黯然离去,24人伤痛难抚平。曾几何时,20xx年2月,同一场地曾是惨烈事故的舞台,54人魂断九泉、70人伤痕累累;而就在11月15日傍晚,上海市中心胶州路一栋28层住宅楼被烈焰吞噬,大火肆虐长达4个多小时后方才初步得以控制,58名无辜者永远离开这个世界,还有70余灵魂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就在11月17日那天,在哈尔滨松花江大桥的建设工地上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由于保温棉被点燃,整个施工现场顷刻间成为火海。初步调查显示是焊接作业引发了这场惨祸。这些惨绝人寰的画面深深触动着我们内心,逝去的生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消防安全问题亟待加强。对于如何强化消防安全意识与管理措施,笔者拟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一、 源头管理需强化 才能有效预防事故频发

  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导致城市规划布局存在明显缺陷:工业区与居民区交错混杂、建筑密度过高、建筑设计存在固有缺陷等因素共同造成城市消防体系不完善;居民区密集并且建筑材料耐火性较低,潜在火灾风险巨大;城市消防通道无法满足大型消防车荷载要求,消防装备跟不上城市发展节奏,从而导致消防救援行动速度无法保证,进而导致事故损失不断扩大。

  要确保消防安全,首要之义在于源头管理:首先是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项目实行强制设置火警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灭火系统的政策措施,及早将潜在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是加强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执行力度,在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中坚决贯彻主体工程和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并将安全设施投资纳入项目总预算内。再者是严格管理建筑队伍资质标准,禁止未取得相应资质的队伍参与建筑装饰工程。最后是加强对建筑施工和装饰材料的监管力度,并明令禁止使用绿色密目网等易燃装饰材料。

  二、 宣传教育必须强化 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大量火灾案例分析表明:绝大部分特别重大火灾事件都源自公众缺乏应对火灾知识和自我救护能力。在火势初期往往可以通过合理控制遏制进一步蔓延和扩大的可能性,但由于公众对此领域知识匮乏导致了事态恶化并最终演变为悲剧。

  为增强全民对消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切实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国民消防安全素养,我们应该意识到火灾是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理来避免的。我们可以利用群众易接受的形式和多样化媒体宣传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比如发放宣传资料、发送手机短信、组织消防演练、举办竞技比赛等等,让宣传手段更加多元化,普及群众有关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防火知识以及逃生自救技能。只有通过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将消防和自救知识深入每个公民心中,每个人都掌握了消防技能,才能真正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三、加强日常监管是预防火灾事故的保证

  上海特大火灾是一起责任事故。装修工程层层违规分包,未持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的电焊工上岗作业,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易燃物燃烧引发火灾;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导致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扩大;相关部门在停产后复工项目的安全监管不力,未有效管理建设项目的安全控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火灾事件。

  针对这类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件,严格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至关重要。首先要全面摸清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并确保所有人持证上岗;其次要督促企业建立各工种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并加强证件变更管理;同时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确保按规程操作以杜绝恶性事故发生。此外还需要加大施工现场安全整治力度,及时排查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各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对于存在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的项目单位立即依法停止施工,并追究相关责任。

  四、更新消防设备是提升救援效率基础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壮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密集的建筑布局本身就给消防队员带来更大挑战,在建筑内部缺乏完善的消防设备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建筑内部消防设备配置不足、被损毁老化或未经检测导致隐患频出。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消防装备射程受限无法有效进行救援,“内忧外患”使得事态进一步恶化。

  在强化消防安全方面,不同区域的消防设施应当根据当地整体建筑规划进行定制。建筑内的消防紧急装备如遭人为破坏,需及时更新更换;设备老化失效也要及时替换,以确保一旦发生危险情况能够迅速响应,控制局势甚至扑灭火灾。随着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辖区内的消防装备必须妥善配备,以满足救援需求。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高压水枪消防车的配置应得到加强,并且消防供水系统也必须经过合理设计,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充足的水压供给用于抢救,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篇3:火灾事故心得分享

  在短短数小时的学习培训中,我受到了启迪,思维得以拓展,收获颇丰。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对我个人而言在参加本次演习训练中所得出的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火灾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突出且危险的灾难之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即效益”、“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生产置于尊重生存权、尊重人权的高度,并怀着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态度,明确责任,切实执行。时刻保持警惕意识,警钟长鸣,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防措施。

  二、加强学习消防常识。

  火势无情,在被困火场时面临生命威胁,在等待消防救援时段内,如果能够利用周围环境或物品采取有效自救措施,就有可能将处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为自己争取更多生存机会。逃离火场不能仅寄望于“急智”,而是需要平时积累消防知识、掌握技能和备足精神准备。只有这样,在危急关头才能应对自如,并从容脱身险境。因此,我们务必熟悉并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了解火场逃生、人员疏散以及自我救护技巧。

  三、保持良好心态至关重要。

   “只有绝望者,没有绝望境地。”面对烈焰与滚滚浓烟时,请务必保持冷静镇定心态至关重要。唯有保持平静心境,才能冷静理智地进行消防自救和逃生行动,并可能挽救自己甚至他人。反之,则会导致迷失方向、慌乱无路可走,错失宝贵逃生机遇。

   通过本次消防培训,我进一步了解了消防工作,并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若真遇火灾来袭,请谨记以下原则:

   1、“早报警损失少”,这是抗击火灾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2、“报警同时扑救”,在报警同时需及时扑灭初起之火。

   3、“先控制后灭火”,应首先切断可燃物源头再争取一次成功灭火。

   4、“先救人再救物”,当发生火灾时若有人员受威胁,则以救人为先原则。执行“救人第一”并与灭火同步进行原则,优先营救人员后疏散物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火灾发生时切忌慌乱行动。在紧急情况下,不可随意使用周围的物质来扑灭火势,因为慌乱之中可能会误将易燃物当成灭火器具,反而导致火势蔓延迅速;面对火灾,务必保持冷静,以迅速正确的方式扑灭初起之火。这就要求我们平日里加强防火知识学习,积极参与消防训练,并制定周密的灭火计划,只有这样,在火灾突发时才能从容应对,避免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