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文档

读《孔子拜师》有感

时间:2024-03-13 10:06:19 综合文档

  【前言】本文是会员“liaowenpangsou”分享的读《孔子拜师》有感(共3篇),欢迎参阅。

篇1:读《孔子拜师》有感

  孔子,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大师。阅读《孔子寻师》这篇文章,深受启迪。

  孔子热爱学习,虽已博学多才、声名远播,仍不畏路途遥远、风雨无阻,日夜奔波至洛阳,最终拜老子为师。老子询问:“你的学识胜过我,何需拜我为师?”孔子答道:“学无止境,您渊博的知识将使我获益匪浅。” 从此,孔子紧随老师左右,虚心请教。而老子也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智慧给他。

  在接触这篇文章之前,我早已明白即便造诣深厚,在学问面前不可傲慢。阅读《孔子寻师》后,更加领悟到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对他的知识钦佩备至。如同孔子一样,我深信学问如同汪洋大海般广袤无垠、永无止境,只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必能有所收获。

  未来,我将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格言, 勇于付出努力、虚心好学, 渴望成长为一个像孔子那样博学的人。

篇2:读《孔子拜师》有感

  今天我沉浸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孔子拜师》这篇文章里,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情节:年过六旬的孔子竟然要再次拜师学习音乐。别人学一首曲子只需要一到三天就能掌握,但孔子却要花费五到七天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想通过音乐体会出作曲者当时的心情,感受到老师传授音乐时的用心。孔子的专注精神让我领悟到“学习需认真对待”这一道理。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一个问题我无法解答。我找到了参考答案,抄写后交了作业。第二天,老师表扬了我的回答。然而在翻看作业时,发现右边评级处有一个黑点。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问题?此时脑海中闪现出孔子拜师的场景,让我深感愧疚。

  自从阅读了《孔子拜师》,我意识到我们小学生不能总是依赖参考答案来解决困难。应该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弄清楚答案,这才是最宝贵的收获。

篇3:读《孔子拜师》有感

  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研究过《孔子拜师》这篇文章,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无止境。就像文章中描写的那样:年轻的孔子已是声名远扬的老师,但他始终感到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当他三十岁时,离开家乡曲阜前往洛阳,拜访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以继夜地行走,三个月后抵达洛阳,虔诚地拜见了老子。从那时起,孔子始终侍奉在老师身旁,汲取了大量知识,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看着孔子的成长历程,再观察自己,我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每当我的考试成绩优秀时,我就会沾沾自喜。

  这次语文单元测试中,我自信自己擅长语文,在平时也能掌握得不错。而且这次考试题目相对简单,“轻视”这颗小苗在我脑海里生根发芽。于是我没有认真审题和仔细检查。等待试卷下发后一看,只得了“90”分,连自己都难以置信。仔细检查后才发现有三道基础题目答错导致全错,并被扣除六分。即使作文部分也因为某些内容不够详尽被扣除了三分。这是我骄傲与自满的结局, 于是我懊恼地流下眼泪。深刻体会到:在知识的广阔海洋中, 学习永无止境, 我们应该不断汲取智慧。“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