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数学高效课堂心得分享

时间:2024-03-08 11:54:00 心得体会

  本文是热心网友“wuvnn33”收集的数学高效课堂心得分享(共3篇),以供参考。

篇1:数学高效课堂心得分享

  今天教育局组织全县数学老师参加了国培计划第三阶段的送教下乡活动,对我们进行培训的是东莞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刘翥远老师。他讲解的主题是《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构建数学高效堂-——对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分享》。在刘老师的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我获得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现在我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也便于我以后的教学也能得到快步的提高:

  一,分组,需要老师的精心准备:

  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并非简单点名、自我介绍就结束了。老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和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小组成员构成要均衡,且随着学习进程可以灵活调整。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指导分组。

  二,组员要分工合作

  小组规模宜为4至6人,可按任务分配角色:组织者、记录员、操作员、汇报人等;或者按学科分工、选定不同学科领域的负责人;还可以根据问题性质确定各自职责。确保每个小组整体实力相近,为公平竞争环境做好准备。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成功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明确责任。

  三,对合作学习的思考

  展示合作学习并非虚有其表,而是智慧与能力的体现,给予学生智商、情商和德商全方位考验。

  1. 展示者是该环节或内容的策划者和执行者;

  2. 优秀展示即是优秀研讨;

  3. 教师和学生都应具备倾听、赞赏和质疑能力;

 4. 开放式课堂验证了无所不能。

 四,认知合作学习内涵

  任何形式的合作学习都离不开五个基本要素:

  1. 积极相互依赖性使小组成员意识到“众志成城”;

  2. 面对面交流确保直接沟通和互动;

  3. 个体责任即每人承担相应任务;

  4. 合作技能包括协调、交流、尊重等能力;

  第五点是集体自我加工,小组成员采用自主检查或反馈方式审视集体学习的进展,并提出改进措施。总的来说,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环境,激发了群体动力,从而提升了个人学习效果。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学习者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五、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应用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理论为基础,侧重研究与利用课堂人际关系,以目标设计为导向,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核心动力,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团队绩效为评价标准,旨在大幅提高学生成绩、改善班级社会氛围、塑造优秀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

  总之,我们教师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在组织好学生小组合作的同时,提升教育质量,拓展自身见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授良好教育,让每个人都受益于优质数学教育;不同个体在数学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路线。

篇2:数学高效课堂心得分享

  在当下《数学教育创新指南》的要求下,我们追求的是引领学生接触有价值、实用性强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高效课堂不仅要求老师教学理念高效,学生所得内容高效,更需教学投入与产出高效匹配。这种高效课堂可以总结为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个人的见解。

一、营造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六个解放”理念:

(1) 解放学生头脑,让他们有思考空间;

(2) 解放学生双手,让他们有实践机会;

(3) 解放学生眼睛,让他们有观察能力;

(4) 解放学生嘴巴,让他们有表达机会;

(5) 解放学生空间,拓展认知范围;

(6) 解放学生时间,让他们有自由探索、享受乐趣的空间。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信任其能力,倾听心声,鼓励大胆思考和表达。这样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二、打造真实而丰富多彩的问题场景

  新一代数学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设置具体问题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数学智慧,在兴趣中掌握数学核心概念,并培养扎实思维与数学素养。创设问题场景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问题:首先要趣味盎然,激发对数学的热爱;其次要具备数学内涵,不能偏离主题;最后要具有挑战性,引导深度思考。同时要注意不应为情景而情景化处理问题,并避免过长时间投入于此。

三、激发参与感 让数学之美在互动中闪耀

  新标准强调数学教育需引导参与和活动,在思维上进行积极碰撞交流合作,并注重自主探索与实践操作。相较传统纲要,在定位上给予教师更多组织引导和参与角色。整个课堂应成为一个活跃场地,鼓励探索解决问题、动手动脑创意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学课程焕发出更加耀眼光芒。

  综合来看,科学的学习方式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关键支持。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升课堂效能。

篇3:数学高效课堂心得分享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的感悟非常深刻。我觉得我的课堂还没有达到高效的水平。课堂中缺乏笑声和轻松氛围,而压抑和压力却过多,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和进步。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循序渐进,从观念入手提升专业素养。

  要构建一个“高效课堂”,我们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拥有先进实用的观念,树立平等与民主的理念,不再独自扮演角色,而是成为知识的引导者、课堂的合作者,放下架子关注学生,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赞赏、鼓励、宽容和理解,成为优秀的课堂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伙伴。

  我们要注重教学设计的实用性与高效性,情境设置应该具有吸引力且合理,教学方法不仅要灵活多样也要务实可行,避免陷入形式化或只追求热闹而失去实效性。

  二.培养学生自主性

  “高效课堂”应以学生为核心,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大胆地让学生主导学习。

  通过创造适宜的情境并善于引发质疑,在这种情境中融入时代精神、情感共鸣、现实生活及参与性等元素,促使学生思考、产生认知冲突,并激发质疑意识,让他们乐于探索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首要任务是合理分组。小组成员应该在性别、性格特点互补、各项技能相辅相成、学业表现层次均衡等方面进行设计。其次是进行有效的小组培训工作: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分工以便任务清晰分配。同时强调团队合作,并建立奖惩机制以激励团队行动。

  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 养成预习习惯

  预习不仅仅是简单地阅读书本内容,还需思考基础问题:事物原理?为何如此?是否恰当?与之前知识有何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来听课就会更加有针对性、抓住重点、攻克难点,从而使课堂更具有效性。

  2. 培养课堂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要做到“耳听八方,目视千里,动静皆宜、用心学习”。坐姿端正,站立挺拔;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讲解,重点内容要标记在课本上或者笔记本的空白处;板书内容要紧盯黑板;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疑问及时向老师请教;回答问题时提起书本大声朗读;写作时握笔正确、认真仔细,解题过程规范、清晰,注意错别字,独立完成布置的任务;参与讨论时积极发言。集中精力跟随老师的思路专心学习。

  课后巩固是一个良好习惯

  坚持先复习再做题是关键环节,通过复习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在理解和掌握知识后再进行作业。如果每次都能够先复习再对待作业如同对待考试一样认真对待,就像是每天多次考试一样,就不会出现平时得A却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

  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并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是我们当下重要任务。用爱感化每一个孩子。

  教育的核心就是“爱”。通常情况下,老师对差生往往期望不高。然而想想看,“差生”影响了我们的成绩,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就是“差”的代名词!甚至失去信任。但反思一下为什么他们会这样?为何打破规则?有句话说得好“无事生非”,这就需要我们不要轻易放弃。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他们、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实行分层设计,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总之,“预防胜于治疗”。所以要加强警觉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著名教育家夏乞尊曾说:在教育中情与爱十分重要。“爱学生”是每位老师值得骄傲且神圣的责任之一。激励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使双方在融洽氛围中交流沟通将收获事半功倍效果。

  许多人普遍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保持严肃,这样才能赢得尊重。然而,微笑的魔力却是无穷的。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一瞪眼就可能让他们感到迷茫,相反,一个微笑却会让他们心情愉悦,信心倍增。

  小学生天真纯洁,就像娇嫩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渴望真诚的关怀和呵护。因此,我们应该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成为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在他们困难时伸出援手,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为学生架起桥梁就是爱,微笑也是爱,宽容同样是爱。爱的力量是神奇的,老师的爱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灵。让我们一起用爱感化更多的学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