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学校安全教育心得分享

时间:2024-03-10 10:52:16 心得体会

  以下是热心网友“odp0”收集的学校安全教育心得分享(共3篇),供大家阅读。

篇1:学校安全教育心得分享

  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级的小伙伴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课。这次特别的讲座由xx救援队领队带领团队亲临我们学校六x班,这样独特的安排让我们倍感荣幸。

  课程开始前,老师有条不紊地引导我们前往多媒体室,并安静等待着xx救援队的到来。随后,几位身穿标志性蓝色服装、高大威猛的“服务者”走进了教室,同学们纷纷鼓掌欢迎。

  xx爸爸以富有幽默感的言辞展开了课程,他分享了许多令人受益匪浅的见解。xx救援队所传达的精神是:行动胜于雄辩,无私奉献,传递正能量。他们代表着一种中华文化精神:“天灵灵地灵灵救救我吧”。同时,xx爸爸也分享了一个真实而令人深省的故事:一位老奶奶和孙女过河时遭遇意外溺水事件,在xx救援队长时间搜寻后只找到了老奶奶的尸体,孙女至今下落不明。这个真实案例深刻告诉我们要具备足够的安全常识,因为生命至关重要。

  随着夏天的临近,内心对游泳乐趣的渴望愈发强烈。然而很多儿童因私自游泳而不慎溺水身亡。xx爸爸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游泳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只有在成年人陪同下方可游泳;

  2、必须熟知安全措施以防溺水;

  3、若遇溺水情况要大声呼喊成年人;

  4、如无成年人在场,则指定一人寻求帮助,并拨打110报警(提供具体位置及事件简述);

  5、可以利用周围物品进行施救(如伸手、抛物、划水等);

  6、使用书包内气袋法:将气吹入塑料袋中并扎紧拉链后投入水中;

  7、切勿多人手牵手施救,以免造成更多危险;

  8、专业训练过的成年人才可驾船施救,儿童不得单独操作船只;

  9、可以运用衣物将落水者拉上岸。

  这些重要提示让我们认识到夏季游泳安全之道。虽然时间匆匆流逝,《生命与安全》主题演讲已接近尾声。

  虽然时光飞逝如流水般匆匆流去,但这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理解了预防溺水和安全行为规范,还深刻体会到了xx救援队战士们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精神!

篇2:学校安全教育心得分享

  “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安全教育。”最近网络上频繁出现令人震惊的校园安全事故,结合媒体报道的连续发生的校园伤害事件,常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相处,深感安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如何阻止或减少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呢?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有了得力领导和有效措施,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以下分享我的观点供大家交流。

  一、高度重视

  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安全是否受到学校上级部门、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还是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否做到了细致入微?如果真正做到了,相信学校的安全事故会显著减少,许多潜在危险将被消除。

  二、建立规章制度

  1、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组建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追究制度。将安全保卫列入各相关人员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执行责任追究制度。2、签署责任书。学校与各级领导和班主任签署责任书,明确职责。将安全教育作为对员工考核重要内容之一。确保职责明晰、责任落实到位。3、建立意外事故处理制度。设立事故处理小组并制定预案。

 三、共同努力预防

  班主任应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并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通过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等途径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讲解、演示和培训学生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他们系统掌握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对安全事故的认知,并增强其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技能。

  总之,只要每位领导和教师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学生,在联合社会治安机关及家长共同努力下,密切关注潜在危险地点,并真正将安全教育付诸实践,我们下一代就能快乐健康成长;学校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每个家庭都能拥有更多幸福温馨;整个社会也将更加和谐稳定。

篇3:学校安全教育心得分享

  在国家古训中曾言:人命比天大!这几个字虽简,却揭示了各行各业不容忽视的安全议题。回首古往今来:从国家整体角度看,“国泰民安”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安居乐业”则代表着人民幸福美满;而从细微处观察,家庭成员外出时“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问题是我们立身之本,也是完成一切使命的前提条件。在培养未来祖国栋梁的校园中,“安全”如同警钟长鸣,任何一丝懈怠都不容许。作为教师,只有把好安全教育这道关口,才能让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茁壮成长。工作以来,我对安全教育有如下几点小小感悟。

一、校园安全教育与教学品质必须齐头并进。

  正如“安居乐业”中的“安居”与“乐业”相辅相成一般,没有“乐业”,哪来“安居”?同理,在一个学校中,学生以“学习”为主线,学习即为他们的事业;而教师则以“教学”为核心任务,教学便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提升教学水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对知识的探索热情,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要让他们养成阅读爱好、喜欢查找资料、愿意追寻自己感兴趣话题的习惯。但需注意到中国历经科举制度和过分功利化应试教育影响,在“死读书”的误区里走向极端。而在追求教学质量时也可能沦为过多作业导致低视力、低能力等问题的怪圈。这种现象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弊端,亟待排除。古人常言棋琴诗画、文治武功等,并且新中国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均显示出多元化发展对于教育之重要性。因此,在提升教育水平方面需要注重引导与激发兴趣。只有当学生热爱学习——喜欢从事业时才会消除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在校园真正实现和谐共处。

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著名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习惯造就自然。”优秀的行为习惯塑造个体性格、展现个人魅力、体现修养品质。良好的行为规范将使人受益终身。而学校正是塑造人格的摇篮,孩童良好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和社会风气形态。“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对待,在培养孩子们“知荣辱辨是非”的同时创设健康成长环境。

三、法治教育刻不容缓。

  在面对是非观念淡漠、荣辱感缺失的学生时,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心,对许多事情充满探求。在乡村,一些家长轻率的言论往往误导孩子们进入校园,言行不慎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我认为,学校应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肖像权”、“名誉权”等概念,提升法律意识,维护校园和谐。

  四、亟待整顿的家长教育。

  当前,许多家庭存在着两种极端:一方面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及祖父母捧在手心上的宝贝,被溺爱得无法自拔;另一方面父母沉迷于麻将馆、打牌桌等娱乐活动中,对孩子教育漠不关心。放学后的孩子或坐在喧闹的桌旁等待回家、或钻进网吧沉迷游戏、或独自留守空荡的家中、或结伴外出惹事打架。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由老人照料生活物质上无虞但精神上缺乏引导。这些无序教养方式使得家长与学校脱节严重,增加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难度。因此,家长有责任接受“培养孩子”的正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