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医生实习心得分享

时间:2024-03-14 15:07:34 心得体会

  【导语】以下是热心会员“zhanquan”分享的医生实习心得分享(共3篇),以供借鉴。

篇1:医生实习心得分享

  我已经在总后仪器药品检验所实习超过一个月,从20xx年x月xx日开始直到现在。在这段时间里,我努力将学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关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为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以下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

  我的实习目标是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工程维修和检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素质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严谨科学态度。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们六人分成三组在放射室、光电室和综合室轮流进行实习,每轮持续x个月。

  20xx年x月到x日—x月xx日是放射室实习阶段。

  放射室是一家全军大型医疗设备检测及维修中心,主要职责包括:⑴负责医用X线机、CT机、核磁共振设备等放射仪器的维修和应用质量检测;⑵负责新购医疗设备的验收质量检验;⑶负责X线机的计量检定;⑷参与医疗仪器研制;⑸开展医疗仪器新方法、新技术研究;⑹承担医疗仪器专业人员培训任务。

  在这里,我们深入了解了X线机的构造与原理,成功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次跟随老师外出维修,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此外,在指导下亲手安装了万东医疗器械厂和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200mA X线机各一台,并协助拆除了309医院东芝800mAX线机一台。平时还学习了X线管的维修,在操作中更加深入地理解X线机结构原理以及安装布线等方面内容。

  另外,在某个月份我们还参加了全国首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班,在学术报告厅学习骨科植入物、人工瓣膜、宫内节育器、CT机工作原理以及不良事件案例等内容。这次培训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工作的重要性。

  在20xx年x月x日,我们身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参与一场医疗仪器维修培训班的学习。这次机缘巧合,得以由所里的老师引领我们免费参与了本应收费的课程。我们对此深表感激。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X线机、B超、心脑电图机、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的原理、结构及维修知识。老师们生动有趣的演讲结合精美的PowerPoint课件,有效地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老师们将平时维修中遇到的经验教训融入演进过程中,这些宝贵经验是无法从书本上获得的。

  参与听讲的学员大多来自各地医院设备科的工程师们,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深刻地意识到医院内各类仪器对于患者和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性。这也使我们对自身职位所需技能有了更清晰认知,意识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之处,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篇2:医生实习心得分享

  实习,顾名思义,即是在实践中汲取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业告一段落时,我们需要明白所学应该如何运用到实习中去。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得以验证。随着毕业的临近,实习对我们变得愈发重要。

  刚刚结束的这段实习时间可以说是我在大学四年里最具挑战性也最充盈的时光。挑战在于刚踏入职场,许多方面需要适应;而充盈则表现在这期间所获取到的校园外知识和技能,提升了个人综合素质。同时,实习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未来寻求理想职业奠定基础。现在对这段工作所取得成就和不足进行总结。总结既有助于经验总结,也有利于系统了解自身工作状况。

  短短一年的实习生活即将谢幕,回顾这段时间点滴片段,虽缺少激情沸腾,但我们为此投入大量心血,内心难免有些激动。离开那些引领我们步入医师行列的导师们感到不舍是情有可原,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此别是为更美好的相逢做准备。初次涉足医生角色必将铭记终生。我和小组其他成员共同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并期望从中汲取优点与缺陷,为未来学业与职场增添经验。

  临床实习巩固加强了我们理论阶段的学识,并培养锻炼了临床操作技能,同时也是最佳岗前训练机会。尽管时光短促,但对每个人皆至关重要。我们珍惜这段时光、视每日锻炼提升为宝贵机遇,并怀揣着与导师们难得师徒情谊。

  初进病房时常感茫然,在临床工作中较为陌生,在新环境下能承担什么任务还没有清晰概念。幸运地是有老师介绍各科室情况、规章制度以及医师职责等内容;导师丰富经验使我们较快适应医院各科室工作节奏。迅速适应医院环境为今后在医院实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则可视为本阶段收获之一:学会适应、在新环境中茁壮成长。

  在病房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与病人接触最为频繁,对各种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项基础技能操作。实习的目标是培养出色的操作技能并提升诊疗水平。遵循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原则,我们积极争取每次锻炼机会,同时不断充实临床理论知识,积极思考问题并虚心向师长请教,做好笔记记录。即使碰到师长无法解答的问题,在工作之余也会查阅书籍或向更多人请教,以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按学校和医院要求,我们主动完成病历、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任务,这些活动培养了我们的书写、组织和表达能力。

  在医院实习期间,我们一切行为均以患者身体健康和治愈为宗旨,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并始终贯彻无菌操作原则。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各科室里,我们认真细致地完成工作,在导师指导下正确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种常见和多发疾病。掌握了临床常用的诊疗技能。通过遵循“三基、三严”精神,培养和提高了我们的自主思考和工作能力。

  这段实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用简单语言难以准确清晰地描述这份收获之重要性。实习期间的经历将为未来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感谢临沂市人民医院给予我们如此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在回顾所得时,我们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扎实牢固的技能以及深厚广泛的理论知识走向个人工作岗位,并努力提高临床工作水平,尽心尽责为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篇3:医生实习心得分享

  迷之科室——风湿科

  实习第7周,闯入了神秘的风湿科。听说这里是一群医生兼职打魔兽的地方……这周过得有点凄惨,清明节值班就算了,周末还要连续值班,真是让人筋疲力尽。

  本以为风湿科主要是一些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但实际上却发现这里挤满了重病号,比其他科室还要多。各种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在这里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全身性疾病导致全身损害,让患者的情况相当严重。甚至有很多罕见病例首次登场,比如MCTD、白塞病和硬皮病……

  风湿科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地方,像内分泌科一样需要经常检测血糖水平,所幸没有内分泌那么频繁。许多患者需要检测血糖并非因为原发性糖尿病,而是因为治疗风湿性疾病需要大量使用激素,必须监测血糖水平,还有不少类固醇引起的高血糖情况。

  周一遇到一位MCTD患者,主任让我去询问他的既往史。尴尬啊!书上并没有提及这种情况,对于这种未知领域毫无头绪。只能硬着头皮去问患者:医生,请问您手怎么会突然变白、紫、红?好吧,雷诺现象!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雷诺现象常见于MCTD、硬皮等相关风湿性关节炎。

  周二,在主任查房时遇到一个干枯综合征患者。两肺布满“湿罗音”,查看了他的历史记录才发现竟然从未用过抗感染药物。询问主任为何如此处理?哦豁!被责备了一顿。原来那不是普通的“湿罗音”,而是帛裂音,由干枯综合征引起的肺间质异常变化。抗感染药物对此无效,必须使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自从那次教训后就牢记住“帛裂音”这个新名词。

  周四晚上,在办公室写报告时接到呼救:“10床急需援助!”抓紧拿起口罩、帽子和手套冲进去,在那里看到患者已经停止自主呼吸,只能依靠气管插管支撑生命。心情焦虑不安中第一次感受到抢救工作中压抑而紧张的氛围,并不比之前在心脏内科给予室颤患者做除颤更轻松。戴上手套开始按压胸部,护士忙着吸引气管内分泌物或给予药物支持。半小时后平稳转运至ICU,在路上持续进行急救措施,已经手指发麻。在ICU内看到医务人员们动作迅速而有序地应对紧急情况,“机器”全部启动完毕——呼吸机、心电图监视器、静脉输液泵全都投入使用。确实需要如此迅速有效的行动才能拯救生命并降低死亡率。

  周日和一个精力过剩的硕士生一同值班,在这个所谓会打游戏的家伙中选了其中一个值班时间段与我共事......午间来了两位新患者,“游戏玩家”却蜷缩在角落沉浸在游戏世界中,并未协助我填写两份案例记录和首程报告;最终写到最后简直快要昏倒了——我也渴望午休啊!

 心跳加速区——心内科

  在我实习的第五周,脚步踏入了心内科的领域。这里分为三大组,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冠心组、高血压组以及外周血管组。之前曾跟随冠心组实习,而这一次我来到了25区的高血压组。虽然被称为高血压组,但收治的病人却是千差万别:有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甚至还有冠心病患者。带教我的是张祖杰老师和陈慧老师。张祖杰是一位极其平易近人的主治医生,对待实习生也毫无架子,让人感觉非常舒适。在心内科相对比较忙碌,因为跟班的人很多,但幸运的是我们组只有一个跟班学生,所以相对来说会好一点。然而,需要每天早晨测量患者的血压这件事又让我感到焦头烂额。

  刚来报道的那个周一,接到指令要去接诊一个心包积液患者。我发现只有亲自接诊才能真正地了解心包积液是什么情况,否则光凭看病例根本无法理解心音低钝到底意味着什么。询问完病史后开始体检时,发现摸不到心脏搏动点,顿时感到手足无措。通过听诊得知患者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且出现低钝心音和摩擦音,在确认诊断后总算松了口气。那种尴尬和紧张之下的释然使我终身难忘。

  周三时陈慧主任进行查房,并未像预期中那样提问问题,而是让我汇报病史。面对这场挑战,我的败笔在于虽然现病史没有问题,但关键是辅助检查结果方面自己亲自参与过才能记得清楚;其他病例则很难记住细节。从那刻起,我养成了每晚自习时浏览化验单的习惯。

  第一次参加死亡病例讨论发生在周四,在场所有医务人员都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从这个案例中找出自身处理不当之处,并勇敢地承认错误。见证一个资深主任谦卑地认错需要多大勇气啊!周五至周天间张祖杰老师出差,在他暂时离开期间任务更加艰巨,因缺少指导而不敢贸然处理某些情况只得向隔壁组吴主任请教。每天都期盼着主任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