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反思

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方法

时间:2024-03-12 11:22:45 教学反思

  【前言】本文是热心会员“oewfx03”分享的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方法(共3篇),供大家赏析。

篇1: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方法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基础知识后进行的。而乘法分配律往往成为学生们的难点所在。

  新一代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从而帮助他们不仅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在思维能力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初步的教学构想如下:先通过一些与学生身边相关的例题来求解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每组两个算式是相等的。接着让他们完成类似求解长方形周长的例题,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然后呈现更多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接着引导他们探究这些算式背后的规律,帮助他们发现乘法分配律并总结规则。最后进行一些练习来巩固和拓展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应用灵活性不足。虽然口头表现良好,但实际落笔时却发现无法处理许多类型题目,并且错误频繁。因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出了调整: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则在本子上跟随操作,并最终总结各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简便有效。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作用的理解。

  本次教学目标包括: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内容。

  (2)初步体验到乘法分配律可以使某些计算变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篇2: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方法

  乘法分配律不同于以往的运算定律,它是一条新颖的数学规则,被称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由于其抽象程度更高,相对难度也更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牢记这一概念呢?我认为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将会使他们记得更加深刻。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购物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新知识。通过逐步感悟、体验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总结出这一定律。我的教学方法是:

  一、从生活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比如有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8人挖坑种树,4人抬水浇树。改变组内人数后再计算能更突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后带来的便利性,并为接下来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简化了表述,减少了对学生理解的障碍。

  通过问题解决引入两个算式,先抓住意义再展示形式。

  比如(4 2)×25表示6组25与4×25 2×25相同数量的含义。观察它们形式上的变化特点,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形式,并重点分析因数特点。在此基础上,并非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给予他们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

  通过不同方法解决同一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这种经历在生活中常见,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含义,并成功解决等量关系问题。

  二、克服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规律探索过程。价值探索简洁分配律过程并不亚于知识本身掌握价值。设计让学生亲历规律形成科学过程,在探索归纳中培养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相较其他乘法运算规则,乘法分配律结构最复杂,等式转换能力是教学难点所在。为突破这个困难,在实际问题情境下开放引入提问: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人负责挖坑和种树, 人负责抬水和浇树, 共多少同学参与活动?

  学生被激发主动性,他们自己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个人想法选择喜欢的方案,给予他们更多开放空间,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探索、猜测、提问、领悟、调整、验证和完善的过程,揭示内在规律,最终总结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能够自由灵活地运用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来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等式探究活动中。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共同研究抽象算式,发现它们各自特点,并归纳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从水平角度观察,也有些同学则会垂直角度观察,旨在引导学生从数学实际出发尝试问题解决,满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需求,获得相应成功体验。

  当然,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进一步形式化结合解释将更有助于模型建立。

篇3: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方法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精彩教学内容,即《乘法分配律》,相对于其他数学定律来说更显抽象、更具挑战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将课程重点定位在“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通过“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一、启动比赛 点燃求知欲

  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比赛场景:老师能够快速计算出以下题目的答案,你相信吗?不相信的同学敢和我比一比吗?(展示: 28×70 72×70 (125 10)×8 34×101)当我迅速给出答案时,孩子们都感到惊讶,于是我顺势而为:刚才的比赛中老师胜出的秘密就在于一项技巧,它能使计算变得简单快捷,你们想揭秘吗?完成这节课后,你便能探寻其中的奥秘。学生个个兴致盎然,立即被点燃了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发现规律

  在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磁砖?”问题中,学生列举出了四组算式:3×10 5×10、4×8 6×8、(3 5)×10、(4 6)×8。经过观察这四组算式后,先引导学生将其分类并阐述分类标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于相等算式特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白将3×10 5×10和(3 5)×10归为一类、4×8 6×8和(4 6)×8归为另一类的原因是因为数字组成相同,要么由3、5、10构成要么由4、6、8构成;同时也领悟到乘法分配律包含三个数字;如将3×10 5×10与4×8 6×8分别放在一起,则可看出其中一边是两个数相加再乘以另一个数。通过这种分类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规律,并为理解乘法分配律打下良好基础。接着让学生模仿算式、总结规律并解释规则,最终运用规则揭开老师获胜之谜。

  三、错误剖析 预防失误

  借鉴以往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在应用乘法分配律时常容易出错,并且易与结合律混淆。为避免此类问题,在教学中设置了“小马虎这样做你同意吗?”:

 (1)(6 30)×7 = 7×6 7x30

 (2)25x(4 60)=25x4 60

 (3)16x5x8 =16x5 16x8

  (4) 15×3 15×7 = (15 15)×(3 7)”这道题目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和修正。尤其是第三题,通过对比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并加以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模型左侧乘法结合律展示的是两个数的积,而乘法分配律则展示的是两个数的和。与此同时,模型右侧呈现出连乘形式的乘法结合律,而乘法分配律则以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呈现。透过这样的对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模型及其意义。一旦找出错误原因,还应该引导学生反思:“你想对小马虎说些什么?”以提醒他们要时刻保持认真细心的态度,并善于运用好乘法分配律,注意区分分配律与结合律之间微妙的差异,从而将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着相对深刻的理解,并成功实现了教学目标,但若能适时进行拓展,则会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且富有深度。例如,让学生通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来联想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在除以一个数时是否也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模型?”这样的引申问题能够为课堂增添更多元素,并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