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贵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反思

儿童垂钓教学的思考与反思

时间:2024-03-23 08:17:38 教学反思

  【导语】本文是会员“jmev1898”分享的儿童垂钓教学的思考与反思(共3篇),以供借鉴。

篇1:儿童垂钓教学的思考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先以生动的现实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带领他们初步阅读古诗,整体感知其中蕴含的意境。通过指名朗读、齐读等方式,消除生字障碍,为深入分析古诗做好准备。随后再次阅读古诗,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描绘的小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逐渐由简单到复杂,让孩子体会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在分析完毕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感情丰富的朗读、背诵,并分享个人对于古诗的感悟和小故事,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习钓鱼的场景,展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描绘了小孩学习钓鱼时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描述了路人向小孩询问时,小孩招手却不回应的情景。重点表现在情感描写上,在面对“路人借问”时,小孩焦急地“遥招手”,为何如此行为呢?因为害怕惊扰即将上钩的鱼,因此未立即回答路人。这个神态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小孩专注垂钓时的状态。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和理解的难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此意义,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索:为何使用“遥招手”而非其他方式?从“招手”中能联想到什么?是否能体会到当时小孩心理所想?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认为:文中选用“招手”而非其他动作表明小孩没有完全拒绝回答问题,只是需要对方靠近些才回答。这种描写使得小孩形象十分传神动人, 令读者无法不被其吸引。之后我要求学生按角色扮演《小儿垂钓》一诗中所展现出来的场景,并延伸至“招手”之后部分进行想象表演。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篇2:儿童垂钓教学的思考与反思

  在苏教版古诗《小儿垂钓》中,唐代诗人胡令能生动描绘了农村儿童的生活趣味。诗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通俗易懂的诗作被用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悟其中的意境。我在板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自行探讨“垂钓”的含义。大部分学生很快明白了“钓鱼”之意,但当我追问为何称之为“垂钓”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等待了大约30秒后,几位有过钓鱼经历的学生举手发言。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联系到钓竿上悬挂的钩和线来理解“垂钓”,其他同学听后也跟着附和。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孩子们知道“稚子”是指小孩子。我请他们谈谈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是指头发凌乱,有的认为表现了农村孩子质朴可爱的本真形象,在插图中一个细心的孩子注意到小男孩头发整齐,并认为“蓬头”表示头发松散。我肯定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并向其中一个同学解释古时男子特定年龄需束发,因此诗中描述小男孩头发凌乱是正常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探讨《小儿垂钓》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诗中“遥招手”的选择原因。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招手”将会引起什么联想?学生们从自身经历出发展开思考。“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而没回答路人问题。”“保持安静以免惊扰鱼群。”“请再靠近点,我会轻声告知你。”……通过精彩发言可以看出,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深入理解语言文字,并领略到诗人捕捉孩童瞬间变化、栩栩如生地刻画神情和意志所带来的愉悦。这种思维和想象不仅让他们体验古诗写实描绘,还培养了礼貌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在微观处塑造着美好心灵。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正是如此。

篇3:儿童垂钓教学的思考与反思

  在这首诗中,我们把焦点放在了儿童生活这一主题上。在古代唐诗中,几乎找不到涉及儿童的作品,因此这首诗显得格外珍贵。前两句着重描绘了小孩的模样和他钓鱼的姿势,而后两句则生动描述了小孩专注学习钓鱼的神情。通过精准的用词和优美而不平凡的意境,作者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看见了他的身影、听见了他的声音、感受到了他的情绪。

  我在这堂课中采取了先从现实生活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步阅读古诗,整体领略其内涵。通过点名朗读和集体朗读来消除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好铺垫。再次阅读古诗时,思考:这位小孩是怎样一个人物?逐渐引导孩子灵活处理诗句,由简单到复杂,让他们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完成分析后,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其中蕴含的小故事,以巩固所学知识结束这节课。

  然而,在本次授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自身存在的不足:

  1、过于细化问题导致语句被拆分得太细致,使孩子难以整体把握故事主旨。若能从“发生了什么事”和“如何判断小孩是个小孩?”这两个大问题出发进行内容分析,孩子会更容易从整体角度理解语句含义。

  2、在分析后半部分时,并未引导孩子表演出小孩焦急不安的心情,因此朗读时效果欠佳。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还需加强。比如:某些学生在念“怕得鱼惊不应人”时将“应”读错音,我通常会等他念完再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已经形成定式难以改正。以后要及时纠正错误。同时,在一名学生表达时,应立即给其他同学布置听力任务,确保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

  这是我授完课后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希望未来能够有所提高。